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黄其洪教授团队成功举办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线下研究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5-09-27 15:44:5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据悉,2025年9月27日上午9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师门每两周一次的“研究推进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412会议室继续进行。会议由黄其洪教授主持,其门下全体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都参加了此次推进会。这是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的第一次“研究推进会”,也是2025级硕士和博士新生入学以来举办的第一次线下“研究推进会”,因此,此次会议非同寻常。

22D7CE

研究推进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西南大学有关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件,本次研究推进会致力于强化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会议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学术研究按期推进,并为研究生在学术科研、思想动态与情感交际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指导。本次推进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新老生依次作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搭建友谊之桥;二是研读一则《论语》,黄教授结合现时代的特征和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讲解,对研究生的为人处世和情商方面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三是全体学生依次简略汇报近期的个人研究推进情况。

首先,所有新生和老生就个人姓名、家乡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向师门所有成员作自我介绍,这有利于快速增进新生和老生之间的相互认识与沟通,为营造师门内互帮互助、经验共享的良好风气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提升了师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其次,黄其洪教授带领大家认真研读《论语·里仁篇》第二句话——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大致意思是,孔子说:如果这个人没有真正的仁心,懂得外在的礼甚至能够娴熟践行外在的礼,内心却并不这样想,这种人不可能长久地处于道和礼的约束状态而信守承诺,也很难长久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有仁心的人在仁的状态中会感到安之若素,如处在家中般自在。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注重自己的仁心,而一般人则注重通过践行外在的礼而谋得利益,不能真正使自己的仁心得到扩充。真正的大智慧应该是养浩然之气,而不是通过践行外在的礼,去实现狭隘的短暂的目的。

黄教授进一步阐释,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内心缺乏仁爱,虽熟知社会规则,却未必真心认同,只是伪装守礼,迟早会暴露真实面目。“不仁者”强调的就是没有“仁心”,只知道外在的礼,却不能够内化于心。如果一个人既不仁又不守礼,便如“朽木不可雕”;而一个人如果虽有仁心却不懂礼仪,则难以将善意恰当表达,这样的人能够创造的价值便也十分有限。而内心充满仁爱之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没有仁心的人,眼中所见尽是丑恶与阴暗,终日活在这种负面情绪中,难以获得快乐。缺乏爱心、光明、礼仪与是非观念的教育,必然是有缺陷的。黄教授强调,人应当以修身为根本,树立仁心。如果不立本,即便外在伪装得再好,也终将败露,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对自己的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幸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论是为父母、为潜在的子女,还是为自己,都应努力成为仁者。“终身学习”不仅在于求外在的知识,更在于修身养性。黄教授特别寄语今年加入师门学习的新生,勉励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努力成为仁者。因为“仁者无敌”,成为仁者,方能拥有恒久的快乐。

最后,全体学生依次简略汇报近期的个人研究推进情况。黄其洪教授在听取汇报后,为每位同学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本年度即将参与开题的同学,他着重强调研究生开题工作的重要性,提醒相关同学选题需格外审慎,必须在正式撰写开题报告前精心打磨提纲,从一开始就确立清晰的研究目标与问题导向,并确保选题建立在充分的文献基础之上。黄教授不仅指明了各个学生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而且还给出了研究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自创立至今,黄其洪教授所带领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团队不断成长壮大,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培养贡献了一份力量。本次研究推进会有助于新生深化对学院及师门培养理念与方式的认知,为他们顺利融入研究生生活奠定基础,也为老生提供了细致的指导建议,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展望未来,相信在黄其洪教授的带领下,其师门会形成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持续推出越来越多的学术精品,实实在在地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