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速递 > 正文

黄其洪教授论文在《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上发表

发布时间:2019-06-30 21:23: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悉,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的论文《拉吕埃勒对“柯尔施问题”的非哲学解答》已于近日在《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上发表。该文是国内公开发表的第三篇研究拉吕埃勒的学术论文,前两篇文章也是由黄其洪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撰写的,分别发表于《现代哲学》2018年第4期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第2期上。据悉,在黄其洪教授的带领下,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已经成立了“拉吕埃勒研究小组”,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展开对拉吕埃勒的深入研究。

在《拉吕埃勒对“柯尔施问题”的非哲学解答》一文中,黄教授强调,柯尔施问题从表面上来说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而更为深刻和更为广阔地说却是聚焦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国内对柯尔施问题的研究偏重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位问题,争论的实质可以归结为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而对此的解答又分为以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为代表和以拉吕埃勒的统一理论为代表的两条思路。拉吕埃勒从非哲学出发,对柯尔施问题做出了独特的回答,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既包含哲学的维度又包含科学的维度,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和科学维度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在哲学第一性或者科学第一性的问题,二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和平共处,恰恰证明马克思既是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科学家,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朝向元一或者实在不断开放,可以有新的要素或者环节不断地补充进去,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源。从拉吕埃勒的这种非哲学解答入手,我们也许会发现,我国学术界对于柯尔施问题的讨论恰恰陷入到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等级制之中,陷入到一种理论的封闭之中。

拉吕埃勒的统一理论主要强调一种理论民主,强调科学和哲学的平等地位,并在科学和哲学的“结盟”能够消极地接近实在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和哲学的统一性。与阿尔都塞相比,拉吕埃勒的的理论创新更为集中地体现在他的非哲学思想上,拉吕埃勒由此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非哲学解读,回到了马克思文本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种解读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即拉吕埃勒对于柯尔施问题的关键——理论和实践何以能够统一起来这个问题,是含糊其词的,反而主要是围绕哲学和科学这两种知识形态的关系本身进行探讨。因此,拉吕埃勒在柯尔施等人没能成功的地方,最终也走向了一种神秘的“灵知”,而他本人对此也直言不讳。

拉吕埃勒研究在中国是由黄其洪教授首倡的,“拉吕埃勒研究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国内的拉吕埃勒研究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组织化。拉吕埃勒研究也成为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对于扩大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学术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