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5月24晚,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应邀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3期做题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学术讲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召峰教授主持讲座,二十余位师生参与听讲并进行现场交流。
讲座伊始,黄教授首先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指对中国以外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却仅仅指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强调了俄罗斯和东欧的马克思主义、亚非马克思主义以及拉美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尤其是俄罗斯和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和拉美马克思主义在学术上是待挖掘的宝藏,开阔了学生们的研究视野。
基于学生与老师们的学术关切,黄老师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十五个前沿问题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和当下的这个世界体系究竟是什么关系?由发达国家主推的逆全球化趋势如何理解,这要求我们对世界体系重新进行反思。(二)当前世界的中心究竟是一还是二还是多?联系俄乌战争、台海问题来理解世界体系,一套新的世界规则、新的世界格局完全有可能形成,理论与现实结合。(三)虚拟世界、数字货币的发展会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既有的世界体系产生怎样的冲击和影响?
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构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生态正义问题,人与自然究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生态正义和其他消费正义、分配正义等差别是什么?我们要如何转变思维方式,重构自然的地位,实现人与自然的正义关系;(二)女性主义生态问题;(三)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如果有,他们的生态思想异同的比较;(四)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有生态学维度,如果没有,原因为何,以及如何弥补这一缺失等等问题。
三、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问题有:(一)跨国金融和国内金融的游戏规则有何不同,涉及到跨越主权政治的问题;(二)在全球信用金融的背景之下,劳动者个体、生产者个体、消费者个体甚至资本个体的定位与地位问题;(三)全球性金融资本既带来世界范围的流动又加剧异化,这其中是否隐含革命的潜力,是否会走向生产全球化,形成更高的生产关系,金融资本主义是否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前夜,等等问题。
四、马克思的机器思想与人工智能的反思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将强人工智能与生命结合的可能性,引发的超越阶级矛盾的人种学危机;(二)人工智能的伦理危机问题;(三)当机器代替人进行劳动时,劳动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计算要如何更新?
五、马克思的正义观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问题有:(一)西方学者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中存在的方法论缺陷;(二)马克思的正义观究竟内在于还是外在于生产方式,是历史性的还是超阶级的;(三)马克思认为正义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政治概念,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是政治哲学还是伦理学;(四)马克思主义是否认为存在高阶正义和低阶正义,如果存在,高阶正义的内涵是什么?对中国的法制价值观建设有什么导引作用等等问题。
六、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生活美学建构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问题有:(一)生活美学的主体究竟是谁?它和一般美学主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二)生活美学最后营造出来的美的客体也就是载体是什么?它和一般美学客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三)生活美学建构的途径与一般美学建构途径的区别是什么?建构的界限是什么?(四)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是否有美学的维度?
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问题
数字货币、数字劳动、数字资本是什么,相较于一般资本,其运行方式、剥削方式以及带来的异化有何差别和特点?数字和数据如何区分,未来是否不需要暴力就可以建立一个数字共产主义?这都是亟待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八、马克思的法权思想与资本主义法权批判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与西方其他法哲学家,如康德、费希特等的差别是什么?(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法权思想进行了批判,但未来社会非政治的社会秩序,法的形式或者原则应是什么?(三)黑格尔与马克思在法学层面的根本区别究竟是什么?
九、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革命主体的重构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问题有:(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考革命主体的方法论有哪些?辩证法、分析哲学或现象学?(二)不同革命主体之间是否可以形成稳定的联合,否则就难以产生长期普遍的运动;(三)要想形成长期稳定的联合,是否需要一个领导核心进行组织,如美国共产党中的新列宁主义。
十、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实践智慧的复兴问题
在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实践智慧中的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形式有哪些区别?(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理论是前后一致还是内部文本间有所区别?我们既要看到其本身的差别,又要能够其思想的全貌;(三)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究竟何种意义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落实到具体环节如何说?(四)马克思实践概念是否有缺陷?如果有,需要完善和拓展的方面是什么?
十一、媒介资本主义与符号批判问题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问题有:(一)媒介是以传播真实需求还是塑造虚假需要为目的?(二)网络媒介的研究和网络资本的批判,代表人物就是曼纽尔·卡斯特尔斯,要强化对卡斯特尔斯的研究。
十二、空间生产与城市批判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芝加哥学派和洛杉矶学派在方法论以及内容主张方面的区别?(二)空间生产和世界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三)空间正义的实施路径问题,空间正义的实施过程中需不需要阶级斗争,爱德华·索亚提出的边缘群体的空间联盟是否有效?(四)空间的性别化权利问题,女性主义的空间哲学,等等。
十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关注社会性别究竟如何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体制中被塑造出来,如何在反复的操演和行动中被确立起来。在当前的家庭中是否有性别权力问题,甚至是阶级权力的问题。如美国沃尔夫研究家庭婚姻中的阶级斗争。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社会性别究竟是社会个体反复操演的结果还是一种遗传性的过程?(二)马克思的文本中是否存在女性主义的维度?
十四、微观权利批判与身体理论
这一主题下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一)现象学与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区别,为什么在现当代更强调现象学而反对辩证法?(二)身体究竟是主体还是客体?个体的还是社会的?以及身体是否具有能动性和意向性?身体如何进行投入性活动以及身体是否具有渗透性功能?(三)身体与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
十五、对新冠疫情在资本主义世界大流行的哲学反思
新冠疫情以来,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体制有很多的反思,主要分为两大阶段:一开始对封控静默等防疫措施,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他们关注防疫过度、资本的控制、个体权利的伤害等问题。随着疫情的扩散,认识到生命的至上性,出现了个体生命价值和经济发展之间谁是目的谁是手段的讨论,极端事件中个体生命自由与价值的冲突的问题,以及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医疗资源丰富但公共危机还是难以应对的反思。
最后,刘召峰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做出了点评和梳理。鼓励同学们也要关注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做到既专心于一个领域,更要有广阔的视野。
随后,黄其洪教授还很有耐心地回答了现场听众的四个提问。针对农村空间问题的研究,黄教授推荐同学们关注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以及多琳·马西。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建构问题,他强调西方国家对于我国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协商民主等已经有了研究,一些学者如雷蒙德·威廉斯、理查德·霍加特等的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通过此次讲座,黄其洪教授搭建起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与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之间的学术联系,相信通过这种友好的联系,双方能够相互学习、彼此增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学术产品。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