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黄其洪教授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

发布时间:2021-10-26 09:17:4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悉,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于2021年10月22日—24日,参加了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厦门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由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所承办,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协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来自全国各地130余位学者和编辑参加了此次盛会。

 

开幕式由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有奎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授代表厦门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郝立新教授代表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党委书记王立胜研究员代表哲学所分别致辞。然后,进行了七个场次的大会发言,每个场次有七位发言人,总共有49位学者在大会上发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主办方的精心准备,大会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与线下互动频繁,效果良好。在疫情期间,能把学术会议办得如此有声有色,实属不易。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在第五场大会发言中第四位出场,他发言的题目是《永存的原则:巴黎公社未竟事业的曲折探索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发言中,黄其洪教授指出,今年是巴黎公社革命150周年,在欧洲的激进左翼群体里举办了好几场规模较大的纪念活动,在他们的眼里,巴黎公社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而且还是一个思想事件,他们从思想原则的高度对巴黎公社进行了反思。但是在国内巴黎公社却遭到冷遇,什么原因,不清楚,这充分说明了,从思想原则的高度去反思巴黎公社革命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接着,黄其洪教授强调,1871年5月28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但它在革命过程中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人民公仆原则以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载入人类史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不仅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中得到重新阐释,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在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巴黎公社的三大原则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与之相适应的是,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以其超越西方现代性限度的特有方式发展中国的同时,为整个世界提供了新机遇。

 

据悉,在会议期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还召开了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增选了17位理事,商讨了学会的其他相关事宜,尤其是对明年的换届工作做了部署,并决定明年的年会将于二十大之后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闭幕式由秘书长聂锦芳教授主持,郝立新会长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要感谢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倾心付出,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会议还是开得非常成功。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质量很高,论题集中,各位发言的代表也是认真准备,在理论上有推进,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方向标的意义。最后,聂教授宣布此次年会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次大家在昆明相会。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