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1年4月8日上午10::10—11:50,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应邀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题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属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坛”第278讲,报告地点是囊萤楼302会议室。讲座由厦门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负责人宋建丽教授主持,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艳涛教授、洪楼副教授等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系师生共30余人参与了此次讲座。在宋建丽教授对黄其洪教授的学术成就和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介绍之后,讲座正式开始。

在讲座中,黄其洪教授首先区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西方马克思主义”,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外,“国外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东欧和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亚非的马克思主义和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中国学界,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基本上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占据整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从业人员的90%左右,东欧和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排第二位,大约占到了总人数的5%。亚非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人员占比排第三位,大约占到了3%多一点,最多只有1%多一点的人在搞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理论的前景来看,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无论是就其理论性还是就其现实性,都具有远大的前途,建议青年的学子可以多多关注这个领域。
接着,黄其洪教授逐一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三个概念,强调对这些概念都需要做仔细地辨析,不能把它们当成空洞的名词或者模糊的意向,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黄教授交到了“经典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区分。黄教授指出,68学生运动的失败、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的出版以及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抬头三件事情共同推动了西方知识界精神氛围的变化,以至于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西方的左翼知识界已经几乎见不到还继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和观点、从总体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西方还存在着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保持着乌托邦精神的知识分子,我国学术界往往把这些左翼的知识分子看作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注意这种精神气质的变化。

在做出了这样的界定之后,黄其洪教授较为简略而又精到地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主要包括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构问题、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问题、马克思的机器思想与人工智能的反思问题、马克思的正义观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问题、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生活美学建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问题、马克思的法权思想与资本主义法权批判问题、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革命主体的重构问题、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实践智慧的复兴问题、媒介资本主义与符号批判问题、空间生产与城市批判、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微观权力批判与身体理论、对新冠疫情在资本主义世界大流行的哲学反思等十五个问题。
最后,黄教授还对简单描述和分析了非西方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十个问题:对苏联和东欧巨变的历史教训的反思,对列宁的精神遗产的反思,对“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的再反思,对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反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借鉴,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的反思,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展望和开拓,解放神学与拉丁美洲天主教传统,对《资本论》的金融理论的再反思和对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的理论批判。
在完成既定内容的讲解之后,黄教授还回答了现场师生的三个问题。宋建丽教授对黄其洪教授的讲座给予了简要的点评。她指出,黄教授的讲座兼顾概念的清晰性、逻辑推动的严谨性和实例论证的生动性,不仅给大家提供了宽广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理论信息,而且还给大家示范了一种典型的哲学工作的方式,使大家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够再次听到黄教授的讲座。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黄教授与部分听讲座的师生一起合影留念。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