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黑格尔读书会疫情之后在新学期继续举办

发布时间:2020-09-24 20:28:2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悉,2020年9月23日晚7点,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的黑格尔读书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502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黑格尔读书会是2020级新生入学后参加的第1期,是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的第2期,是在西南大学举办的第108期,也是读书会成立以来的总第291期。我校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担任主讲人,国家治理学院的部分研究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专业的二十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此次读书会。

此次读书会大家讨论的是黑格尔《自然哲学》(英文版)第269节附释第1和第2自然段。首先由王戎辉同学回顾了附释第1段的翻译,接着由黄其洪教授带领大家分析和总结。

在总结之后,黄其洪教授对相关的“自然”和“理性”的理解加以拓展阐释,强调了对自然的不同态度会关涉到不同的生存方式。如何看待自然,究竟是把自然看成一种完全物质的、机械的运动规律,还是把自然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的自我外化,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些也都是需要我们在《自然哲学》中体悟的东西,希望以此能够唤醒大家对本体世界的记忆、体验。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发现世界的统一性,重新回归到内在包含的理性力量,就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要克服主体性形而上学。这里所指的理性是逻各斯意义上的本体性理性,而非工具理性。黑格尔在写《自然哲学》的时候批判了当时的很多思潮,尤其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潮,例如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人类的文化在这些思潮中变得脆弱、无根,19世纪后出现的很多思潮亦是如此。黑格尔所批判的思潮直到今天依然很强劲,这也是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的总根源。我们今天研究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为彻底解决生态问题找到确实可行的方法。

接着,黄其洪教授带领大家对附释第二段进行了逐句翻译,其中,关于一些词汇的理解出现了分歧,大家都加入了讨论之中,新生们也很快适应这种读书氛围,江尧、热安娜、方立波等同学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在黄其洪教授的推敲之下,豁然开朗,继续推进。参与读书会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这次学术的交流与碰撞中对《自然哲学》有了很多新的理解与感悟,尤其是部分新生初次接触这种阅读哲学经典的方法,收获颇丰,十分期待下一期的思想盛宴。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