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蓝江、吴冠军、黄其洪三位教授进行学术对谈

发布时间:2020-11-23 09:30:1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悉,11月21日晚,知名青年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主任吴冠军教授、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共同做了一场三人对谈式的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左翼在今天意味着什么”,报告主持人为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

首先,蓝江教授发表了自己对“左翼在今天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左翼是有阶级和阶层的,这也就意味着一种不平等。接着,蓝教授从身边的现象出发抛出一个问题:“今天究竟什么是幸福”,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追问,蓝教授认为我们的幸福都是围绕着个人展开的,是局限在一个小牢笼中的,并且是与商品社会紧密联系的。在此基础上,蓝教授也讨论了我们今天的“爱”,指出这种爱也是按照某种模板进行的,很多人在谈及到“爱”的时候还活在自己幻想化的构建之中。在蓝教授看来,数字社会使我们今天的交往在表面上扩大了,但人还是更多地活在自己的幻想空间之中,导致合作也越来越难,出现了一种集体性的消失。

接着,吴冠军教授就今天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吴教授认为面对“左翼在今天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有一种左翼的态度,也就是能够意识到今天的社会的安排还没有足够好。吴教授列举了我们身边的很多范例,指出了社会中还存在的一些不平等的现象,认为我们今天正面临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未来,吴教授继而指出左翼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必须知道未来该怎么样,但是要有一个态度意义上的共同体,以不断提出各种质疑。他提到,左翼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追问的问题,要有一个姿态去拒绝浅薄的东西,要看到系统性的结构,并且要持有左翼的态度。

再接着,黄其洪教授对前面两位教授的观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之后,黄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对报告的主题“左翼在今天意味着什么?”进行了阐释,认为理解这个问题要先对左翼进行严格的限定,每个历史时代都会有对自己的时代不满的态度,如果仅仅把左翼界定为“对现存的社会秩序不满”,那么,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左翼。奴隶时代有奴隶时代的左翼,资本的时代也有资本时代的左翼。我们今天讨论的左翼应该是特殊的内涵的。今天所说的左翼是要在现代性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思考的,由此提出了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何为左翼?左翼何为?左翼如何去做?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黄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在现代性背景之下需要追问的三个问题:有没有可能重建超越性价值?有没有可能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没有可能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三位教授都大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他们又进一步围绕“过去的智慧在今天还是否具有效性”、“左翼应该往前看还是往后看”、“思考未来问题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三位教授还对速度的“快”与“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对社会中存在的加速主义、精英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等各自发表了看法。

在对谈之后,三位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开放讨论。张秀琴老师、孔欢老师以及一位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学生先后加入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一些疑问。三位教授也依次一一作答,对“原子化”、“左翼批判有余,建设不足”、“现在左翼的出路在哪里”、“德性论”等相关问题各自进行了回应,展开了更深层次的阐释,使本次报告的主题得以升华。

报告尾声,现场的师生依然意犹未尽,并表示十分期待能有机会再次听到这样的思想盛宴。最后,黄其洪教授对蓝江教授以及吴冠军教授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也对在场师生的认真聆听表达了谢意。学术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之中结束。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