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9年12月20至22日,以“黑格尔《自然哲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西南大学黑格尔读书会联合举办,来自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三十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21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始。黄其洪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针对黑格尔哲学中的生态维度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生态维度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绝对精神的本体论设定。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最高的本体,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把一切东西包含在内,人与自然共同归属于绝对精神,人和自然之间不可能存在对立,而是部分与部分的关系。黑格尔自然哲学从本体角度消解了反生态的态度,消解了主体性形而上学,消解了机械论的世界观,消解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二是辩证法和追求总体性。黑格尔绝对精神之所以达到大全式的存在,把自然、人、和人类社会中人的历史文明等都包容在内,根本原因就是其方法,只有在辩证法的基础上,他所说的总体才是具体的。三是黑格尔对自然哲学的界定。这一点体现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自然中本身就包含着绝对精神的规定,自然本身就具有神性。自然中的物都来自于绝对精神是为了要确证自己能动的自我否定,之后才有了物质化的东西,才有了那种经验的自然。

本次研讨会设置开幕式、大会发言、分论坛讨论、分论坛汇报发言、闭幕式五个环节,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东北师范大学陈士聪博士、安徽财经大学李加武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学王勤文老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杜丹、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卢丽娟、袁雄等依次对所提交论文做出详细汇报,与会代表就发言内容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讨论。黄其洪教授指出,以往大家的学习以点读、句读的方式为主,但也应在适当的环节从整体上看问题,上升到原则性的高度,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学习研究,更有利于使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全面化、体系化。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讨论,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良多。与会代表陈新建老师被现场气氛所触动,现场作诗一首:“十二年来辨是非,缙云山下诉离怀。求真问道尊德性,薪火相传活水来。”赢得在座各位热烈掌声。

此次研讨会在严谨有序、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圆满结束。研讨会为深度挖掘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生态思想和为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应有的本体论理论资源做出有益尝试,对推进当前国内的黑格尔哲学研究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