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9年1月8日上午8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17级硕士开题答辩会在马院502会议室举行。此次开题答辩会的组长是黄其洪教授,答辩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张永红教授、谭杰副教授、蒋志红副教授和万雪飞副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2018级全体学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参与观摩了此次答辩会。

上午8点30分黄其洪教授宣布开题答辩会正式开始,同学们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逐个陈述自己的选题缘由、写作思路、写作重难点以及创新点。首先,吴敏同学对自己的论文《论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限度》展开论述,几位老师都肯定了该同学的选题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开创性,行文流畅、逻辑清晰,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接着各位老师就此论文给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万雪飞老师指出论文在中国现实性联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具体论述。李艳同学就自己的论文《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研究》展开论述,逻辑性很强,老师们肯定了该论文对于当前中国新型城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蒋志红老师指出章节之间的衔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任艳华同学就自己的论文《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展开论述,谭杰老师肯定了该选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互衔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黄其洪老师指出在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理论的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强化对于沃勒斯坦的超越结构性危机的思想方面的研究并凸显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在马克思主义大传统中国的独特地位。在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李慧琴同学就自己论文《亚里士多德式女性主义思想研究》展开论述,黄其洪老师建议对于该选题进行进一步的聚焦,对选题缘由进一步的提炼,同时文献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展,建议在论文写作时候贯穿具体的问题意识。熊世伟同学的论文《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方法论研究》展开试论述,老师们充分肯定了前期知识储备非常扎实,黄其洪老师、谭杰老师建议选题题目进一步凝练,使得问题更加聚焦,更容易操作,同时指出写作提纲过于繁杂,建议去掉说明性文字。

在观摩同学回避情况下,几位老师进行交流,商定五位同学的开题答辩成绩,最后由黄其洪教授庄严宣布:五位同学顺利通过开题答辩并进行下一步研究。直到上午11点半,此次答辩会在一片掌声之中圆满结束。

本次开题报告非常成功,老师对各位同学前期的充足准备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在导师的指导下攻坚克难,最后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与会的研究生全程观摩师兄师姐的报告,认真听取老师们的建议,取长补短,收获满满,为来年的论文开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