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16级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2019-05-27 17:44:0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19年5月24日下午2点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16级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马院310会议室举行。此次答辩会的答辩主席是山西大学乔瑞金教授,其他答辩委员老师分别是黄其洪教授、谭杰副教授、刘宇副教授、蒋志红副教授和万雪飞副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2017级和2018级全体同学也参与观摩了此次答辩会。


下午2点30分,黄其洪教授宣读西南大学研究生院提供的的专家批复表,此次答辩会正式开始。首先,王鸿宇同学从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对他的硕士论文《论F.拉吕埃勒对巴迪欧的批判》进行了陈述。紧接着,各位指导老师分别对王鸿宇同学的论文进行了评价并基于论文中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其中,谭杰教授认为该论文将 the One翻译为元一是否准确,并提出论文中数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极权主义与通常意义上的极权主义差异性体现在那些方面的疑问,刘宇副教授首先对论文的结构和内容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论文第二章提出的类性主体与马克思的类本质有什么关系,在拉吕埃勒对巴迪欧的批判中巴迪欧是否有做出回应?万雪飞副教授就论文中的元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蒋志红副教授提出应该如何理解论文中拉吕埃勒与马克思的关联,最后,乔瑞金教授对前面几位答辩老师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认为该论文的一些用词需要斟酌,并问道巴迪欧的数学本体论一方面追求普遍主义,一方面又寄托于偶然性,这种思维是否存在矛盾?


接着,文千菱同学就自己的论文《论·伍德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认真的陈述。乔瑞金教授、谭杰教授、刘宇副教授、蒋志红副教授、万雪飞副教授分别从论文摘要和理论背景的设计等方面对文千菱余论文给予了评价并提出了疑问。黄其洪教授就论文中关键词翻译的准确性提出质疑,并提出社会民主三个范式的论述目的,艾伦·伍德相对于他人的社会主义思想独特性以及对当前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何启示的疑问。然后,余双双同学,杨丹阳同学,罗星欣同学和蒋超同学分别就自己的论文《伊娃·依鲁兹“情感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纳斯鲍姆能力进路理论研究——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视域下看》《玛格丽特的“体面社会”理论研究》《麦克▪布洛维的生产政治理论研究》作了陈述。答辩老师们都给出了相应的评价和疑问。

在简短的中间休息后,六位答辩同学分别就老师们提供的疑问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在观摩同学回避的情况下,答辩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商讨,商定了六位同学的答辩成绩。最后,答辩主席乔瑞金教授庄严宣布:王鸿宇同学的论文评选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其他五位同学以合格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本次答辩,建议授予六位同学硕士学位。王鸿宇同学代表答辩学生对各位老师表达了忠心的感谢,同时表示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谨记老师们的教诲,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答辩会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6级是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招收的第三届硕士生,此次六位同学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标志着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招收的前面三届学生全部顺利毕业。直到目前为止,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已经为国家输送了十三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业人才,这个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值得珍惜。这十三位同学分别是杜丹、邹勤、徐春杰、李平、李渊、吕育晓、史佳韵、王鸿宇、罗星欣、余双双、蒋超、杨丹阳、文千菱,祝愿这十三位同学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祝愿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越来越壮大,越办越好!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