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黑格尔读书会总第243期、西南大学第60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12-07 16:52:2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2月6日,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举办的黑格尔读书会于晚上7点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一教室举行。这是黑格尔读书会成立以来的第243期,在西南大学举办的第60期。黄其洪教授作为主讲人到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部分研究生,黄其洪教授的部分研究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其他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读书会。

    此次读书会同学们进行发言,每位同学发言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吴敏同学就《自然哲学》249节的“说明”部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黑格尔在这一段中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首先,黑格尔认为古代和近代自然哲学对自然界的理解主要是从外在性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的,这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认为自然是由较低阶段进化到较高阶段的,从不完善发展到完善的,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些自然物创造了另一些自然物,这种观点只提现了时空位置的差异,而没有展示根本性的质的差异;二是由于时空差异没有揭示出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实质性联系,因此自然物就是相互外在和孤立的,它们的存在也就是偶然的,可以被取代的。其次,由于这种“感性的观念”说明不了自然界发展的动力和必然性,没有揭示自然界发展的具体环节,黑格尔提出必须进行辩证思维,即必须放弃那些感性的和偶然性的外在形式,而要注重考察自然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体现的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理念。”

    王鸿宇同学、张薄同学、熊世伟同学和刘宴铄同学对249节附释第一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在同学们讨论完之后,黄其洪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一句一句地解读了黑格尔《自然哲学》249节“说明”和“附释”第一段的内容,在完成讲解之后,黄教授对这两段文字做了精彩的总结和拓展性讨论,同学们认真做了笔记,发现黄教授所做的总结是黑格尔原文的三倍以上,极大地加强了同学们对黑格尔原文的理解,并且也通过这两段文字,加深了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当代意义的理解。

    由于这一期读书会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老师和学生能够坚持下来都很不容易。黄教授动情地回顾了黑格尔读书会自2007年9月24日开讲以来的一些情景,让在场的同学深受感动。最后,大家进行了一次集体的合影,以作纪念。参与读书会的同学纷纷表示,通过这个系列的学术交流与碰撞,对黑格尔《自然哲学》有了很多新的理解与感悟,并希望下学期能够接着参加黑格尔读书会。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星欣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