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蒋志红博士做留学归国人员访学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09 16:27:5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1838日晚上7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人员蒋志红博士开始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同学做访学报告。据悉,蒋志红博士于201612月至201712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西南大学人事处的支持下,到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蒋博士就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访学体会。

一、初入英伦

到一个新的国家去学习,首先,一些基本的报到和注册程序是需要完成的。在国内,我们首先是到学校报到,然后学校为我们准备好了医疗保险,银行卡,火车优惠卡等,而在国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自己独立去办理的。此外,还要到警察局去注册,也就和我们在外省常住需要办理暂住证一样。因此,一方面,这告诉我们语言关是必得突破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国内的学校为学生服务得更为细致和全面一些。

二、学习感受

肯特大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肯特郡坎特伯雷市(Canterbury),其是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它一方面与欧洲的一百多所名校有联系,被誉为“英国的欧洲大学”,另一方面,它也与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同济大学有着合作项目。它与这些大学的对接,都是其帮助学生多方面发展和培育学生的国际观的教学目标的体现之一。在高等教育上的杰出表现,让它获得了2008年女王周年纪念奖(The Queens Anniversary Prize 2008)。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学习中感触最为深刻的是中英教育体制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制:中国为中小学12年,大学34年,硕士23年,博士3年(一般仍需上一年课,再做两年的研究);英国为中小学13年,大学3年,硕士1年,博士3年(几乎全部用于和导师一起做研究)。可以看出,中英学制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大学以来,而且其学制都是更短了,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可以在后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中寻找。(2)课程设置:中国初高中一般均在610门课之间,大一、大二为基础课学习,大三、大四为专业课学习;英国GCSE812门课,而A-level一般仅为3门课,大学三年均为专业课学习。(3)教学理念:中国注重事实,注重掌握所学知识,多学科总体教育;英国注重独立思考和分析,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深入更细致的教育。(4)考试机制:中国考试以期末考试为主;英国平时作业(一般为写论文)约占25%50%,期末考试仅占50%左右。(5)上课规模:中国班级人数一般为40-60人,授课形式为大班授课为主;英国班级人数仅为3-15人。总体来看,英国教育注重小班教学,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在中小学完成,而进入大学以后,对专业知识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才是他们教学的重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近来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性教育理念具体落实措施或许可以从中借鉴一二。

三、生活感受

如果只能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我在英国的生活感受,那就是环境优美(不过有些奇怪的是,他们的地铁和火车站没有垃圾桶)。学习过哲学,或者对宗教感兴趣的人,听见“坎特伯雷”或许会猜想该市是以他来命名的。这个猜想是不错的,而且肯特大学的主校区的四个生活区也是以英国名人来命名的。坎特伯雷作为英国的文化宗教重镇,而又与欧洲毗邻,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交错铺叠成了一幅幅迷人的人文风景画。在这里生活的一年中,以下几点是我感受最为深刻的。首先,欧美剧中的外国人的夜生活都是虚构的,他们的商店在下午五点已经关门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分开的,白天工作,而夜晚他们大多以家庭为重。其次,在英国,到处都是CCTV,这点是在他乡感受祖国的脉搏最为方便和亲切的途径。再次,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英国人大多数学不好,不过肯特大学却是以数理专业最为优秀的。最后,风俗方面,鸽子是属于女王的,番茄酱就跟炸鱼和薯条一样普遍。

最后,蒋博士认为,西南大学人事处长期以来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为西南大学教师申请出国提供很多确实有效的服务,她本人受益于学校的政策,她非常感谢学校的政策和人事处同志提供的支持和帮助,祝愿西南大学的国际化进程走得越来越顺利,能够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