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4年11月15日至18日,“第四届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国际会议”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主办,由澳大利亚《论题十一》(Thesis Eleven)杂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四川省社科联副书记、副主席黄进、四川大学副校长刘超、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顺庆、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侯宏虹出席会议。来自利兹大学、伦敦大学、悉尼大学、拉筹伯大学、蒙纳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大会,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本次国际会议召开的祝贺,充分肯定四川大学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取得令学界瞩目的诸多重大成果。他指出,阐释是精神科学存在的唯一形态,批判理论也不例外,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把阐释的成果转化为知识,使之成为思想史和人类文明史的组成部分。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
四川省社科联副书记、副主席黄进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期待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中国社会相结合,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作出新贡献。欢迎海外学者与中国学者交流互鉴,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川省社科联副书记、副主席黄进研究员
四川大学副校长刘超教授在致辞中对国内外参会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近年来四川大学人文社科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期待马克思主义美学对话带来新的理论成果。
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超教授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在致辞中指出,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认为我们有必要构建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参与人类文明的书写,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互鉴”的价值追求。本次会议将对促进中外文明的对话与融合,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顺庆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怡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老师在东欧马克思主义领域深耕多年,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方面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构成的研究团队,以之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本次会议挖掘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
齐格蒙特·鲍曼的女儿安娜·丝法尔特教授在会上致辞。她感谢了主办方的邀请,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并惊讶于鲍曼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她期待通过和大家的交流了解中国学界对鲍曼思想的认识和创造性发展。
安娜·丝法尔特教授
澳大利亚《论题十一》杂志主编彼得·贝尔哈兹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认为,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推动使得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国际会议能够连续成功的召开。友谊、热情、求知欲让大家聚在一起,希望中西方学者相互交流,实现合作共赢,因为合作是创造的前提,合作产生价值。他肯定了中国学界对的鲍曼研究,期待与各位学者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从而推进批判理论的发展。
《论题十一》主编,彼特·贝尔哈兹教授
开幕仪式还进行了新书《批判理论:成都评论》首发仪式。新书学术顾问、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冯宪光教授和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侯宏虹一起为《批判理论:成都评论》出版揭幕。
新书《批判理论:成都评论》出版揭幕仪式
本次大会聚焦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最新成果。会议持续两天,与会学者紧密围绕东欧马克思批判理论(尤其聚焦齐格蒙特·鲍曼的生活和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主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王杰、朱国华、王凤才、曾军、金永兵、周启超、段吉方、张进、韩振江、孙建茵、黄其洪等国内学者以及彼特·贝尔哈兹、加林·提哈诺夫、安娜·丝法尔特、杰克·帕尔默、卡罗尔·波尔多尼、诺伯特·艾伯特、哈利·布拉特赫、马克·戴维斯、约翰·格里姆雷、达利乌斯·布热津斯基等国外学者做了大会发言。
黄其洪教授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将Thesis Eleven杂志名称翻译为《论题十一》,可能是需要商榷的。Thesis Eleven显然来自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以往的哲学都是从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澳大利亚同行采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作为自己的旗帜,无非是在强调他们对现实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立场,强调直面现实并且改造现实的理论旨趣。在中文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已经是家喻户晓,将”thesis”翻译为“论题”,一方面容易造成理解的混乱,另一方面也容易失去这个题目的批判性、超越性和革命性的意义。另外,我们可以采用“反向格义”的方式去考察。中文中的“论题”是由“论”和“题”两个字构成的复合词,“论”的基本含义是“论文”“论述”“论证”,“题”的基本意思是“主题”或者“题目”,二者合在一起,翻译成英文,应该是”the topic of paper”或者”the topic of discourse”,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译为“thesis”。所以“论题十一”这个译名,不仅没有传达出Thesis Eleven这个标题的批判性、超越性和革命性的意义,而且还会造成研究者可能的误会,建议把Thesis Eleven翻译为“第十一条提纲”或者“第十一条论纲”,一方面让读者一下就能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联起来,一下子就能明白这个杂志的宗旨,与中文学界的约定俗成相一致,不至于造成混乱;另一方面充分彰显这个杂志的批判性、超越性和革命性的理论旨趣。
黄其洪教授在发言中还指出,“东欧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这些概念在今天可能需要重新反思它们的意义。“东欧马克思主义”究竟指的是在出生在东欧、工作在东欧、讨论东欧的马克思主义者呢,还是指的是出生在东欧、后来流亡在西欧或者北美的马克思主义者呢?亦或者既不出生在东欧,也不工作在东欧,但是却研究和讨论东欧的社会主义的那些人呢?也就是说,“东欧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还是一个风格的概念,亦或是一个标识研究对象的概念,这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东欧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那些出生在东欧、后来流亡在西欧或者北美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人对东欧的认识是否是客观的呢?这些人来到西方世界,为了获得就业的机会,为了获得各种基金会的帮助,为了生存,难免说一些违心的话或者过头的话,难免会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丑化自己的祖国,这就像少量的在西方活跃的华裔知识分子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学术界通过这样的“东欧马克思主义者”的棱镜,去对当时现实中存在的东欧社会主义下判断,可能是不客观和不全面的。那些在出生在东欧、工作在东欧、讨论东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可能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东欧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异质性,是由这些人呈现出来的。另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也是有歧义的,它究竟指代的是一切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的流亡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指苏东剧变之后那些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东欧人呢,不管这些出生在东欧人是继续生活在东欧,还是生活在西方世界。如果“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这个术语指代的是前者,那么就与“东欧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相反,如果这个术语指代的是后者,在今天反而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黄其洪教授看来,“东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今天可能更需要凸显两个方面:一是对那些出生在东欧、工作和生活在东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的研究;二是对苏东剧变之后那些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东欧人的研究,并且将这两类人的思想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东欧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思想进行比较,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进行比较。
最后,由于时间关系,黄其洪教授简单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三期发展的情况。
大会印发600多页的论文集,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文艺美学的最新成果。此次大会全程进行汉语和英语同声传译,全程进行录音录像,学术交流与文化碰撞产生了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将会促进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文艺美学的发展,促进中国对鲍曼、卢卡奇、赫勒、沙夫等东欧批判理论家的研究,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