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黄其洪教授参加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5-03-24 10:20:1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据悉,3月22日,符号、文化与人:“两个结合”与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论坛在西安举行。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1&ZD046)课题组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学者、编辑、研究生参与了此次会议。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秉忠,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汪信砚,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执行会长薛广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会长王立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雨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廖圣清,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海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哲学学院教授袁祖社等人先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题为《论前先祖性符号的当代意义》的大会发言。

在发言中,黄其洪教授首先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已经进入到第三期的发展,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大致包括形而上学、现实批判、文艺批评理论与美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四个维度,其中以拉吕埃勒为核心的非哲学运动和以梅亚苏、哈曼、布拉西耶、莫顿等人为代表的思辨实在论运动是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形而上学层面的集中表现。非哲学和思辨实在论在西方当代思想界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还将持续的产生影响,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思想流派。然后,黄其洪教授围绕着梅亚苏的“前先祖性”和“元化石”概念展开讨论,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前先祖性概念”、“梅亚苏为什么要提出前先祖性概念”’、“前先祖性符号在当代具有怎样的意义”三个问题。

通过参加此次会议,黄其洪教授宣传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传播了非哲学和思辨实在论的相关主张,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巩固了与老朋友之间的学术友谊,也了解了学术界的新动向,为后续的学术生产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