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近日,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和杜丹博士的研究报告《第一届全国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2020)》上发表,该书原定2021年11月正式出版,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被推迟到2021年12月正式出版,2022年3月份正式发行。这标志着连续三年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团队的研究内容入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于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质量和水平的认可。

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按年度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的研究状况的研究,涉及本学界的议题热点、阐释思路、方法特色、未来趋势等内容,反映该学科的年度发展态势,可以说是对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的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在2020年度的报告中,西南大学的内容作为分报告十二得以呈现。在报告中,作者指出,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独特的美国精神提供一种视角,为我们在21世纪在与美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奠定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美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和批判美国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为我们树立真正的理论自信提供一种视角,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美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研究,也为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当代世界的基本走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对美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版图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真正系统化的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没有开始,而此次学术研讨会可以看作是系统化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起点。

作者指出,与会学者充分意识到美国马克思主义在国外马克思主义中的独特性和敏感性,纷纷强调,要想准确、全面、深入地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对自己的研究有一种方法论自觉,无论是在会议论文中,还是在大会发言中,都有学者聚焦到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问题。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提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除了将研究的中心转向英美的马克思主义之外,还要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生态学,并且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推进英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研究,段教授出版了一套“当代英美马克思研究译丛”,向学界展现出英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动向和发展情况。并且段教授介绍自己曾围绕“伍德命题”与艾伦·伍德之间展开对话式商讨,以此希冀通过英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能够汲取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有益成果,并且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使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黄其洪教授指出,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不能只是采用哲学这一种视角,要采用跨学科的视角,将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家和文学等学科融为一体,从而做到一种史论结合、有体验性和切中性的研究。

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总结了美国马克思主义的四大基本布局板块:一是美国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包括如W·Z·福斯特、奥尔曼、沃尔夫等在内的共产党的理论家,并且还可将反正统的修正主义纳入其中。二是囊括古尔德纳、海尔布隆纳以及莱文等在内的美国的马克思学家。三是美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包含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如詹姆逊、大卫·哈维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比如罗默、埃尔斯特、赖特等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如哈特曼、沃格尔、贾格尔等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如奥康纳、阿格尔等等,世界体系论者如沃勒斯坦、阿瑞吉等等,垄断资本学派像巴兰、斯威齐、马格多夫等;第四个板块是批判理论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包括批判理论美国时期的成就。这四大板块十分清晰地揭示了美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发展状况,更为重要地是为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转化提供了思想史的线索追踪。

作者指出,与会学者还就美国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派别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次会议是线下会议,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参加人数和提交的论文都比较有限,此次会议主要聚焦到美国的“政治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唯物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三个学派,并分别对这方面的内容做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报告还对其他的问题作了明确和必要的交待。连续三年入选该报告,是学界前辈和同仁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的认同的一种表现,我们将把这种肯定当成鼓励和鞭策,争取在将来拿出更多更好的学术作品来回馈这种肯定和厚爱,感谢学界前辈和同仁的大力支持!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