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日,由复旦大学陈学明、吴晓明、张双利、李冉主编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理论追踪▪第一辑(上、中、下)》已经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世界上各类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最新理论进行追踪研究;第二部分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中知名和活跃的人物的相关理论进行追踪研究。按照上述两大主题,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集中阐释相关流派的最新理论;中册集中探讨相关人物对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对革命途径的探索;下册的主题是相关人物有关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流派和人物的最新解读,实时跟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动向,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挖掘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成果的独到眼光和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现实关怀,自觉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进一步发展。
黄其洪教授的论文被收录在下册中,论文的题目是《拉吕埃勒“非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初探》,该文正文字数4.3万字,加上页下注总共5.2万字,是黄其洪教授发表在《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2期上的论文的扩展板,那篇文章已经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这说明黄其洪教授对拉吕埃勒物质观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此次收录的文章中,黄其洪教授强调,拉吕埃勒基于自己的“非哲学”的哲学观和“非哲学”的思维方式,对恩格斯的物质观进行了批判,认为恩格斯的物质观从物质与实在的关系来说,将物质等同于实在,造成了对实在的遮蔽和独断;从物质本体论的反映论来说,它坚持纯粹客观性原则,从而一方面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绝对真理的假象;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来说,物质本体论忽视了自己的唯心主义的根源,从而陷入一种虚假的立场斗争,并被唯心主义蔑视为难以理解的或者庸俗的。在批判恩格斯的物质观的基础上,拉吕埃勒对马克思和列宁的物质观给予了肯定,认为它们符合量子力学的原理,符合“非哲学”的思维方式,更接近实在。当然,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应保持一种清醒的批判意识。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