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张能副教授的论文《如何“机器地”思考伦理学?——以德勒兹< 反俄狄浦斯>为分析中心》发表于《哲学评论》第24辑。该文指出,德勒兹在其《反俄狄浦斯》一书中,将机器与伦理学进行了勾连。德勒兹重新定义了机器。德勒兹认为我们可以尽可能地通过着重于制造“连接—运动”与无限创造的非功能性的机器这一形象来重构或者增强我们生命的权力。这对德勒兹思考伦理学尤为关键。本文着眼于德勒兹《反俄狄浦斯》中书写的机器,并以作为无任何创设根基、向自由无限敞开的机器为主题,试图从德勒兹有关机器的相关论述中,追溯和挖掘出其涵摄的生命伦理思想趣旨,以及与此相关的,德勒兹围绕“无器官身体”这一概念来进一步拓展其伦理生活的哲学,最后试图根据哲学家佩帕的根隐喻理论,来重新建构一种新的由机器直接驱动而形成的机器的伦理学图像。从德勒兹有关作为根隐喻的机器论述中,我们可以大致可以建立这样一种伦理学图像:一方面,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机器,生命是一个纯粹机器连接和生产的内在平面;另一方面,德勒兹认为,伦理学不能园囿于在经验之外预设某种理性根据,伦理学只能限定于现有的经验,并且这种经验不能建立在超越人类可感知的经验范围的基础之上,它只能是一种机器连接的经验效应或者经验的无限装配。由此,由机器所驱动,德勒兹的伦理学呈现为激进的流变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