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日黄其洪教授的译文《自明性的异端——弗朗索瓦▪拉吕埃勒的非哲学》已经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上发表,该文是国内公开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拉吕埃勒非哲学思想的译文,也是第四篇讨论拉吕埃勒的哲学文献,本译文的发表有助于推进国内的正在兴起的拉吕埃勒研究。
作者布拉西耶在文章中指出,拉吕埃勒可能是第一个舍弃哲学的内容创新而追求形式创新的哲学家。拉吕埃勒不仅没有对存在、真理或知识提出新奇的哲学主张,而且也没有对历史、伦理、艺术或政治说出更多的东西,或者至少也没有在他自己的极端抽象的理论框架之外说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这种创新就是发现了一种异质于哲学的由实在本身所决定的“非哲学”思维方式。“非哲学”是拉吕埃勒对他所发明的对哲学的在哲学上前所未有地或异端地实践的命名。“非哲学”认为所有哲学都会受到一个名为“哲学决定”的超历史的不变结构的制约。哲学决定的结构是一种支配着哲学化的可能性的形式规则。然而,哲学家们自身却仍未认识到这一点,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他们的角色缺乏严谨的反思,而恰恰是因为哲学的超级反思性妨碍了它认识到自己的决定的形式。非哲学从彻底内在性出发,对哲学决定进行了悬搁,从而把哲学决定看作是一种材料,进而在实在与哲学之间建立了一种“单边二元性”关系。这种单边二元性关系决定了实在和非哲学必定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只能在最终情态中得到规定。非哲学作为一种描述性的、述行性的理论实践,是理论和实践的同一。虽然非哲学被认为是抽象的,但它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还具有现实性。至于这种现实性能够发挥多大效能,还需进一步观察。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