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nner > 正文

黄其洪教授应邀到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学术讲座并指导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

发布时间:2024-05-12 19:12:3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据悉,5月9日,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应邀到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共包含两项内容,分别为5月9日晚由黄其洪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以及5月10日上午为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专题指导。

5月9日晚19时,黄其洪教授在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慧教室408如期开展学术讲座,讲座题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

从原著文本的行文特点入手,黄其洪教授首先为广大师生分析了“1844手稿”文本试验性特征。在黄其洪教授看来,“1844手稿”的文本试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在该手稿中对大量的当时盛行的理论范式进行了借用与融通。青年黑格尔派理论、费尔巴哈哲学、思辨哲学的辩证法理论等等,一系列当时流行的理论和概念在马克思的文本试验性尝试之中,在手稿中悉数登场。然而,这些当时活跃在思想界的理论,却并未能为马克思带来人的真正解放之难题的可靠答案。由此,马克思在“1844手稿”的尝试受挫之后,必然性地萌生了走向科学性批判的坚定理论态度。

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原理概况的角度入手,黄其洪教授为广大师生澄清了马克思心中不同时期的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期待。黄其洪教授认为,马克思心中的共产主义,绝不是普遍贫穷,普遍短缺,以及因贫穷和短缺而充满“不患寡而患不均”心态的“粗陋的共产主义”。相反,马克思所认为的共产主义的实现,一定是以对私有财产的充分实现和充分反思为基础的,在富裕社会基础上建成的高度繁荣的社会。黄其洪教授进一步联系现实进行反思,进而认为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普遍走向富裕,以至于到当今时代,我们在走出短缺经济的窘迫之后,集体反思市场和财富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追随中央精神,向往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美好生活,这一过程恰好是与“1844手稿”的逻辑形成跨时空对应的关系。由此,历史与逻辑形成了现实性之上的有机统一。

在黄其洪教授完成讲述后,与谈人刘临达副教授结合讲座内容,给出了关于“1844手稿”的更多思考。刘临达指出,“1844手稿”的文本试验性问题,是“马克思学”的经典问题。在“马克思学”的研究中,一直有关于马克思在“1844手稿”中“借左打右,借右打左”的多种论断。此次黄其洪教授对原著文本的详细拆解,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硕的理解该问题的有力抓手。此外,关于文本试验性的问题,刘临达老师指出:在阿尔都塞的“断裂论”解读“1844手稿”的理论努力之中,其实还包含“总问题”的探索,但“总问题”这个提法,能不能转化为“总困惑”,这是我们要继续探讨的;如果“总问题”之中,确实包含“总困惑”,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马克思在“1844手稿”中所意欲捍卫的理论立场问题,是否是其挑选诸多理论范式进行文本试验的内在动机;如果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能够深入到“问题”之后的“困惑”,那么马克思的写作立场,即捍卫工人权益的坚定立场,是否在1844年的巴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刘临达老师发言之后,参与本次讲座的师生围绕讲座主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现场提问互动。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路易向黄其洪老师提问,在马克思的第一部正式的学术著作中,无神论和人本主义意义上的唯物主义是否已经得到原则性确立;2022级硕士研究生杨梦欣向黄其洪老师提问,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实践概念,是否和其晚期思想中的实践概念具有内涵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中心的徐艳兰老师向黄其洪老师提问,马克思的生成式真理方法论,是否对于“马克思学”与中国哲学的结合性研究具有桥梁化作用。对于师生的提问,黄其洪教授依据切实可考的文本依据,一一进行解答。

在师生互动结束后,讲座进入尾声。分管领导胡腾蛟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陈述。胡腾蛟教授指出,黄其洪老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其观点独到,逻辑严密,思想深邃,发人深思。黄其洪教授以扎实的文本考证,深入浅出的讲授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经典文本的模范性研究启发。同时,胡腾蛟教授鼓励广大师生,继续以名师名家的重要研究成果为理论营养,以学界的前沿研究为灵感启发,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的返本开新的伟大事业,努力奋斗,共同为当代中国理论发展的守正创新,添砖加瓦。

讲座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顺利完成。随后,黄其洪教授为研究生进行签名留念,并书写鼓励寄语。

5月10日上午9时,黄其洪教授应邀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慧教室401,对该院的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类别申报进行指导。指导工作由胡腾蛟副院长主持开展。指导工作原定对5项申报文本进行评析,后经青年学者的申请,评析文本扩充至9项。11时20分,全部申报文本得到逐篇解析。胡腾蛟副院长带领广大青年学者对黄其洪教授的辛苦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至此,黄其洪教授此次到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圆满完成。

离院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清燕教授与黄其洪教授进行会晤商谈。曹清燕教授再次感谢黄其洪教授百忙之中来院交流,并就与黄其洪教授及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进行更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展望。祝愿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者,常来常往,常谈常新。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