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nner > 正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2025-09-07 18:49:3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4日上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全体硕士、博士新生入学教育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502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其洪教授、张能教授、王垚老师、袁雄老师出席此次新生教育活动。

会议伊始,四位老师对2025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然后,黄其洪教授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学习要求、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特色、研究生生活规划三方面开展详细论述。

首先,黄其洪教授强调要强化“四史”学习,一要强化西方哲学史功底,熟悉亚里士多德、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尼采等经典人物,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二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尤其是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及马克思主义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的思想流变;三要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转换的原因要有清晰的认识;四要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牢记前辈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过程中所做的贡献。黄其洪教授指出,强化“四史”学习,文章的写作才会有针对性,研究方向才有确定性,作为学习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硕士和博士,都要有这些背景。其次,黄其洪教授指出,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的学生要做大量的翻译工作。希望研究生尽快确定选题方向,并搜集一手、二手、三手文献,熟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学习方式。第三,黄其洪教授建议研究生多做读书笔记,撰写反思性的文字,为小论文和大论文的写作积累素材。

其次,黄其洪教授介绍了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历史。在2013年之前,西南大学是没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个学科的。2013年7月正式建立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西南大学开始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2013年至2017年,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处于初创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研究主要围绕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在辩证法研究、实践哲学研究、空间哲学研究中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摸索中逐步向西方马克思主义方向转变。2017年9月后,黄其洪教授接任所长,并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负责人,迅速筹建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网站并在该年的十月份上线,带领研究所成员代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大学等外马名校调研,积极融入主流,寻找科学理性的研究方向,力求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

经过两年左右的摸索,2019年西南大学外马学科基本形成了“一体两翼一用”的研究格局。所谓“一体”,指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古典思想传统研究,所谓“两翼”,指的是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谓“一用”,指的是正在筹建中的当代国外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推进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过程中,将拉吕埃勒的非哲学思想、移民现象学、德勒兹的后期思想作为重要突破口,成果较为丰硕。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首先提出的方向,也在多年研究中持续推进,研究方向多样,尤其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早期传播、拉塞尔▪雅各比思想和索亚的空间哲学思想研究方面成果较为显著,在美国马克思主义的代际划分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黄其洪教授介绍,在我们推进拉吕埃勒研究过程中逐步发掘出思辨实在论,并在对拉吕埃勒和思辨实在论的研究过程中,着手清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黄其洪教授首次于2021年5月份的一次研究生课堂上提出“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初步建立了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并于2025年产生重大突破,目前已发表相关论文3篇,第4篇文章已经交给相关杂志社,第5—7篇论文也正在写作和修改中,同时,思辨实在论研究丛书已经启动,为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

最后,黄其洪教授对研究生的授课方式与学习生活提出注意事项。他首先强调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的纪律意识;严格执行请假、销假的相关制度;积极主动向老师汇报学习进度,在推进自己的论文研究的过程中,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导师的智慧可以帮助研究生少走弯路;建议积极参与研究所所举办的黑格尔读书会、学术沙龙、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积极参加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论坛,以参会者与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身体;制定具体的每日计划,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黄其洪教授建议学生明确投身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学习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包括确定大致选题的时间、学位论文具体方向确定的时间、讨论提纲的时间、开题报告提交的时间等。

接着,张能教授提出学习与生活的几点建议。首先,他强调,研究生要学会主动探索,学会发现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在研究经典与研究热点这两条道路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其次,在大量的文献翻译过程中要沉下心,做好学术积累,夯实基础。最后,要注重劳逸结合,协调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根据自己的兴趣明确未来的方向,尤其是关于自己是否考博这个问题,要慎重决定,多听老师的建议。

王垚老师也就学习与生活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她强调,要保持身体健康,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其次,在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之后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做好学习规划,注意几个重要的学习节点;第三,研究生同学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要学会冷静处理,处理过程也是成长过程;第四,她希望各位同学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时间多出门走走看看,贴近现实发现问题,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保持较好的研究热情。袁雄老师强调,在学习生活中要多与自己的导师交流,主动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多多倾听老师的授课,在课程中的学习也对自己的文献阅读、论文写作有所帮助。其次,要多尝试写小论文,论文写作、学术论坛的参与过程也是一项良好的学习过程,要多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相关的文章,从他人和自己的写作中吸取经验。最后,要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申请、学术论坛,在交流中提升自己。

会议尾声,黄其洪教授强调,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成绩突出,这得益于队伍的紧密团结,因而,新生们要加强内部团结,相互帮助。此外,要锻炼为人处世的能力,提高情商。

随后,2025级全体新生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

通过聆听四位老师的入学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5级全体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该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他们能够以主动乐观的求学态度、严谨缜密的哲学思维持续进行学术研究,科学规划、从容前行,在学术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最后,祝愿他们在即将到来的、紧张而忙碌的研究生涯中,始终不忘初心、明晰方向,一路耕耘,一路绽放!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