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简报 > 正文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机构简报(第八期)

发布时间:2021-01-05 10:11:2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0年对世界、对国家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对于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来说也是丰收的一年,得益于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所的各项工作在下半年都有序开展。我所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了新突破;在学术交流方面更具前沿性、创新性;在社会服务方面紧跟时代步伐,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研究成果丰硕并且越来越得到学界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稳步提高,新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从我所走向各行各业。

在人才引进方面,2020年下半年我所引进两位青年才俊,张能副教授和杜丹博士。张能副教授是国内研究当代法国哲学特别是德勒兹的专家,已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四篇。杜丹博士是黄其洪教授指导的优秀硕士研究生之一,2020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回到西马所并加入学科建设的队伍。张能副教授和杜丹博士的加入,使西大西马所的人才梯队建设更加完善,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在编在岗的现职研究人员达到了6人,3位教授,2位副教授,1名讲师。相信在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这一平台上,两位青年人才能够做出更多更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地成长。

在学术交流方面,2020年11月19日上午,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段忠桥教授应邀到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题为“平等是正义的表现——读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的学术报告,段忠桥教授强调重温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以及《反杜林论》的一系列准备材料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指出,恩格斯对作为正义表现的平等观念本身的论述是在批判杜林的基于“两个人的意志平等”的永恒正义观之后进行的。

2020年11月21日晚上,知名青年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主任吴冠军教授、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共同作了一场三人对谈式的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左翼在今天意味着什么”。蓝江教授、吴冠军教授、黄其洪教授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谈了自己对今天的左翼的看法。接着,他们又进一步围绕“过去的智慧在今天还是否具有效性”、“左翼应该往前看还是往后看”、“思考未来问题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对谈之后,三位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开放讨论。张秀琴老师、孔欢老师以及一位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学生先后加入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一些疑问,三位教授也依次一一作答。

2020年11月21日晚上,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段忠桥教授应邀到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作题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就在于它更平等——G.A.科恩对社会主义的道德辩护”的学术报告。段忠桥教授围绕本次报告题目,从“科恩的背景情况和学术贡献”和“科恩对社会主义所做的道德辩护”两个方面展开详细而生动的阐述。

2020年11月22日下午,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王凤才教授应邀到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题为“如何阅读启蒙辩证法”的学术报告。王凤才教授指出,《启蒙辩证法》预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悲观主义转向的完成,其丰富的内涵为研究现代性、生态哲学等多种研究方向都提供了理论材料。

2020年11月23日上午,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王凤才教授应邀到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作题为“如何阅读否定辩证法”的学术报告。王凤才教授探讨了《否定辩证法》的由来,指出“否定辩证法”思想可以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强调“否定辩证法”思想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共同思想。王凤才教授表达了自己对否定辩证法的评价,他认为《否定辩证法》是形而上学批判+社会现实批判的模式,阿多尔诺实际上是将目标线对准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本身。他指出,虽然阿多尔诺从意识形态的批判走向了批判的意识形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否定辩证法》是阿多尔诺对批判理论的最大贡献,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辩证法形态。

2020年11月20日-22日,我所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山西大学、长春大学、东北大学、黑龙江大学、佳木斯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人民出版社、《教学与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国外理论动态》的编辑和记者,共计8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于21日上午在《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孔伟老师的主持下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王凤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冯颜利、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潘洵分别致辞。本次研讨会按照所收到的论文设立了“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派别研究”三个论坛,围绕这些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探讨。此次会议成为国内系统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开端。

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所长黄其洪教授带队,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一行九人应邀参加了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主题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历史现实未来”的第十五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黄其洪教授不仅提交了题为《哲学的诸终结时代》的论文,在分论坛一中做了精彩的个人报告,更是被学会和会务组委以重任,担任主题为“批判理论新进展与工业文明再批判”的分论坛一第二组讨论的主持人和点评人,并且作为整个分论坛一的汇报人在全体大会上做分论坛汇报。除此之外,在最后一天与复旦大学著名学者王凤才教授一同作为第一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生论坛“国外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前沿与反思”组的指导教师全程参与评论和指导。

在博士生论坛中,黄教授针对两组共十六位做汇报的博士生所阐述的文章,从选题、标题、结构、方法、写作技巧、论证思路、关键术语的翻译等各个方面,对博士生们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令在场的博士都受益匪浅。与黄教授一同前往的张能副教授与蒋志红副教授也参与了分论坛的讨论并做了精彩发言。张能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加速”资本主义制度的精神分裂化---德勒兹与当代资本主义》。蒋老师也积极参与了全程的会议,与其他参会者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黄教授所带领的博士后与博士团队6人,也就各自提交的论文在相关环节进行了各自的完整汇报,共同展示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博士生群体的风采。通过参与此次盛会,黄其洪教授以及其所带领的一行人不仅向与会学者展现了西南大学外马学科的精神风貌与不断成长,也增强了与参会单位和学者们的学术探讨与情感交流,更是接下了2021年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二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生论坛的旗帜。届时欢迎全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的博士研究生踊跃参加,共同推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博士生的成长!

2020年12月18日至20日,以“黑格尔自然哲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北碚区缙云山观霞山庄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市教科所、西南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陆军军医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伊始,黄其洪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2020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我们能够相聚于此,实属不易,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学术上的交流,也应该是情感上的交流。接着,西南政法大学江威老师、上海体育学院李信厚老师、西南大学杜丹老师,以及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卢丽娟、袁雄等同学围绕“黑格尔自然哲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依次对所提交论文做出详细汇报,黄其洪教授针对每位发言人的陈述提出指导性意见。此次会议总共收到26篇论文,字数达到约20万字,为国内的黑格尔自然哲学研究留下了一笔重要的文字档案。此次学术研讨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黄其洪教授于2020年12月25日—12月27日,应邀参加了在浙江大学哲学系举办的题为“时代问题语境下的实践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除了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发言之外,还设置了三场主题讨论,分别是“古希腊哲学与方法论”、“实用主义、现象学、科学哲学及其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黄其洪教授在“古希腊哲学与方法论”这个板块中第一个发言,发言时间为12分钟。黄其洪教授围绕着他提交的题为《论推进实践哲学研究的五对必要的区分》的论文展开论述,由于时间有限,他只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思路和大致的观点,然后重点介绍两对必要的区分。黄其洪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在会上围绕着以上的一些观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参加此次会议,传播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学者的观点,拓展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朋友圈,为进一步的学术交流打下了基础。

在社会服务方面,黄其洪教授应邀于2020年8月29日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海王星科技大厦E区参与了由重庆科智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系列访谈节目《答案》的第一期节目的录制。黄教授紧紧扣住价值观的哲学支撑和指导意义,针对“许可馨事件”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与论述,充分剖析本事件背后映射的价值观缺失,强调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对此进行纠正与引导。尤其是黄其洪教授提出的将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导师责任制结合起来和强化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引导功能为本次访谈焦点的具体落地给出了实践性的建议,展现出了黄教授对大学生应该多读哲学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引的殷切期盼,也充分体现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人员心系社会发展、助力青年价值观培养的知识分子品格。

 2020年9月21日,黄其洪教授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星汇文化空间参与了《哲学“经”读》系列课程的首期录制。该系列课程由黄其洪教授主讲,课程包含许多子系列,第一个系列是对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经典著作《存在与时间》进行句读式解读。之后,该系列课程还将会涉及马克思、黑格尔、康德和胡塞尔等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黄教授是以句读解读的形式结合哲学史和当代人们的生存体验对著作展开逐字逐句的深入分析,把晦涩的哲学文字转化为大众普遍可接受的通俗话语和生动实例。

《哲学“经”读》系列课程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课程体系,该课程由专业的文化公司搭建传播的平台,由黄其洪教授进行专业的解读,既使哲学走向大众,又使大众走向哲学,并且以哲学的方式回应时代的困惑。目前该课程已经上传至微信公众号“缙云觅学”,欢迎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前来观看。这是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学者承担普及人类优秀文化的社会责任的一种有益尝试,但愿这次漫长的尝试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据悉,12月21日,《哲学“经”读》系列之《存在与时间》的大众版和学者版已经成功上线,目前正在全网热销之中。

2020年10月28日下午,黄其洪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三楼329报告厅作题为《作为总体性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的学术报告。东北师范大学哲学部魏书胜教授、程彪教授、陈士聪副教授、马军海副教授等老师和东北师范大学近两百人听取了此次讲座。在讲座中,黄其洪教授强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生产力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出现了新的要素和革命性变革,在生产关系层面的创新已经使中国与西方形成了原则性的区别,在政治上层建筑层面已经显现出比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更高的活力,在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层面也展现出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原则性区分。从总体上看,四个层面相互之间在基本原则方面是相互适应和相互推动的,正在走向成熟和定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总体性文明。

2020年10月28日晚上,黄其洪教授在吉林大学南湖校区一教三阶,作题为《论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历史性问题上的差异》的学术报告。黄其洪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在何种意义上可以在历史性问题上进行对话,马克思的历史性思想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思想又指的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强调了二者三个方面的差异,即个体的历史性与群体的历史性的差异、形式的历史性与实质的历史性的差异、领会的历史性与实践的历史性的差异。

2020年10月29日晚上,黄其洪教授来到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东荣大厦A904会议室,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移民现象学兴起的背景、核心问题和理论定位》的学术报告。移民现象学是黄其洪教授近五年来开创的一个学术分支,他的研究代表这个领域的学术前沿,他在自己的母系讲这个题目,确实是想以这种方式向母校的恩师、前辈致敬。黄其洪教授强调,移民现象学是在美国和欧洲近年才兴起的一门应用现象学分支。移民现象学是以现象学的方式去研究移民问题,它主要有三个问题群:有关新移民的自我意识重构问题、有关原住民的自我意识重构问题和有关新的社会契约的形成和认同的意识基础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只有一小部分问题已经得到较好地解决,其他绝大部分问题还是全新的,等待哲学家们去开垦和耕耘。中国的哲学家在这一领域基本上和西方是同步的,我们完全有可能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现象学学派,为世界性的移民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2020年11月7日上午,黄其洪教授在西藏大学研究生综合楼102室作了题为《重新理解<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讲座。参与讲座的人有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尼玛次仁教授,副院长罗克全教授,还有王超、王欢欢、杨文仙、王文力、李果等青年教师以及一百多位藏大马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黄其洪教授首先强调重新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三条基本原则,即必须通过德文版、英文版来解读,中文版只是一种参考;必须把马克思的著作放到西方哲学史和西方近现代发展史的大背景下来解读,不能对马克思的经典进行字面的解读。因此,不仅要读马克思写的书,还要读马克思读过的书和他讨论过的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写作的用意和语境;必须回到思想的现场,通过结合哲学史和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的具体著作所涉及的具体的语境,通过同情的理解和细致的逻辑分析,返回到马克思思想生成的原初语境。只有当我们比马克思更了解马克思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解读者,否则,要么一知半解,要么人云亦云。

2020年11月7日下午,黄其洪教授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崔妍同志、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超老师一起参加了在藏大马院三楼会议室举办的学术座谈。在石瑛教授介绍了国家在思政课改革进程中的一些新举措、思政课老师面临的新调整、吉林大学马院在思政课改革中采取的新举措和取得的成绩之后,黄其洪教授围绕着如何进行二级学科建设、如何撰写C刊论文和如何撰写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等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讲解。尼玛次仁院长对黄其洪教授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瑛教授一行表示了真挚的感谢,也邀请大家继续关注藏大马院的发展。通过此次藏大之行,一方面黄其洪教授加强了对藏大马院的了解,对少数民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宣传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传播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学者的学术主张,让藏大马院师生对西南大学西马所的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最为重要的是,在雪域高原传播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火种,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在西部地区能够增加更多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点和研究队伍,共同推动西部地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黄其洪教授应南京大学哲学系的邀请,于2020年11月25日晚上在南京大学哲学系413教室作了一场题为《论拉吕埃勒对巴迪欧的数学本体论的批判》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因为它是国内第一场有关拉吕埃勒的公开的学术讲座,对于传播拉吕埃勒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价值。选择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做国内的第一场有关拉吕埃勒的学术报告,这是黄其洪教授以学术的方式向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先贤和同仁致敬。黄其洪教授在报告中强调,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巴迪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进行正面的理论阐述,而对巴迪欧给予批判性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与巴迪欧同年出生的法国哲学家拉吕埃勒长期关注着巴迪欧,拉吕埃勒立足于“非哲学”(Non-philosophy)这一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对巴迪欧的哲学,尤其是对作为巴迪欧哲学的理论基石的数学本体论给予了深刻的批判。研究拉吕埃勒对于巴迪欧的批判既有利于我们客观地看待巴迪欧的哲学思想,少一些学术迷狂,保持必要的学术定力,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当前在国际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却一直不为国内学界所了解的拉吕埃勒的“非哲学”思想。

黄其洪教授应邀于2020年11月26日晚上在南京大学圣达楼211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自明性的异端:拉吕埃勒的非哲学思想导论》的学术报告。此报告为国内第二场公开的讨论拉吕埃勒哲学思想的报告,把这样的报告放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也确实算是用心良苦。黄其洪教授希望能够借助南大马院这样的高端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拉吕埃勒的哲学思想。黄其洪教授在讲座中强调,拉吕埃勒可能是第一个舍弃哲学的内容创新而追求形式创新的哲学家。拉吕埃勒不仅没有对存在、真理或知识提出新奇的哲学主张,而且也没有对历史、伦理、艺术或政治说出更多的东西,或者至少也没有在他自己的极端抽象的理论框架之外说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这种创新就是发现了一种异质于哲学的由实在本身所决定的“非哲学”思维方式。

黄其洪教授应邀于2020年11月27日上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B11-212教室为南中医的学生举行了一场题为《论作为总体性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的学术报告。黄其洪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总体性文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可能性,不仅对于中国、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西方国家也具有新文明定向的作用。

黄其洪教授应邀于2020年11月27日下午在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为南京财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 共产党宣言>片段精读》的学术讲座。他的这次讲座重点讨论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三部分的第一个小的环节,即对“反动的社会主义”的讨论。黄其洪教授对“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三种反动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句读式的解读,分别介绍了他们的背景、主张和实质。

在科学研究方面,黄其洪教授的研究报告六《对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2019)》2020年11月正式出版。这标志着连续两年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团队的研究内容入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于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质量和水平的认可。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按年度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的研究状况的研究,涉及本学界的议题热点、阐释思路、方法特色、未来趋势等内容,反映该学科的年度发展态势,可以说是对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的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也曾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2018)》的分报告五、分报告六中展示,总共5万余字,占整本书的三分之一。连续两年入选该报告,是学界前辈和同仁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的认同的一种表现,我们将把这种肯定当成鼓励和鞭策,争取在将来拿出更多更好的学术作品来回馈这种肯定和厚爱,感谢学界前辈和同仁的大力支持!

崔延强教授在《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5期发表论文《建设高等教育学一流学科的逻辑与路径选择》,文章认为建设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学科要统一生成逻辑与建成逻辑,推动学科创新与学科创业相衔接,传统与现代相呼应;要在增强学科自信的前提下,超越经典学科范式,将学科学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作为学科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夯实学科治理机制与治理能力。崔延强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发表论文《“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留学生教育现状及中国的对接战略》,文章认为中东欧国家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无不源自地区的“先天缺陷”和“后天依附”社会历史特征,是其内生借力发展意愿与欧盟等国际力量施加的博弈性外部介入动态平衡的结果。针对互补性差的现实,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对接应采取审慎务实的举措,自上而下制定对接规划并构建立体合作生态系统,以点的形式进行精准对接。

2020年11月3日,崔延强教授在《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络首发论文《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文章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发轫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批判始终构成其经典传统,但同时,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也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危险。作为对现代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以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区域优势为建设动力,以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教研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运行模式的形成为四大核心要素。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国内外跨学科联合学位培养、建立以多学科集群.为基础的现代书院制度、推动“新文科实验室”建设以及践行“传统文科+”可成为高校探索新文科建设的四种模式。

崔延强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1期发表论文《超越自由教育的逻辑架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结构性转向》,文章认为通识教育必须超越自由教育的逻辑框架才能达到其自身的“自由”目标。在教育建构主义以及经验论的思想框架下,杜威以“建构—解构—重构”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这种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教育”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提供了一条通往“自由目标”的自由之路,且有望解决目前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2020年12月30日,崔延强教授在《大学教育科学》网络首发文章《新文科究竟“新”在何处——基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的考察》,文章认为作为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之“新”,在于对社会科学以物理学为建构标准、以民族国家为分析框架唯一性的突破,在于对人文学科自我设限的古典主义色彩的超越,在于对以学科专业为载体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弥合。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文科专业的新方向、创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及凝练人文学科的核心功能与素养可成为高校实践新文科建设的关键步骤。

陈飞副教授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发表论文《资本主义分裂的多重面相——基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视角》,文章指出从经济哲学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社会共同性的丧失,社会因而进入一种私人社会的状态,其现实表现是社会的分裂与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分裂包括多重面相:人与物的分裂、人与自我的分裂、人与人的分裂和个人与共同体的分裂。分裂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这是因为人们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一直处于资本逻辑的主导之下,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遵循着经济理性的原则,无须思考但又不得不每天都如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裂的批判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而且为实现人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陈飞副教授在《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发表文章《共同体存在方式的历史变迁——以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为线索》,文章指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理解共同体性质和存在方式变迁的根本线索。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呈现出三个历史相续的环节: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原初统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重新统一。与这三种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相对应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共同体形态:本源共同体、抽象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要建构真正的共同体,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关系,重新确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实现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是马克思解决个人与共同体分裂这一时代困境的历史唯物主义之路。   

黄其洪教授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上的论文《2012年以来中国实践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这是黄其洪教授的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第十篇论文,也是2015年以来连续六年被转载,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术界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学者研究成果的关注,也体现了黄其洪教授的研究成果的前沿性。《2012年以来中国实践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一文是黄其洪教授发表在《学术研究》2016年第4期上的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论文的姊妹篇,那篇文章也曾经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黄教授的这两篇对中国当代实践哲学研究现状反思、总结和展望的文章都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黄其洪教授在实践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黄其洪教授的论文《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时代价值》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1日头版头条刊发。这是黄其洪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刊发的第六篇文章,该文对于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黄其洪教授的论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合理性及其限度》已经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上发表。该文是黄其洪教授第一次系统地谈论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也是对国内外有关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诸多争论的一种回应,相信对国内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一定的推动。

在人才培养方面,2020年,黄其洪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卢丽娟顺利开题。专家们一致对卢丽娟同学的前期准备和努力付出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从该同学所提交的六十页的开题报告中,足可见其认真、扎实、严谨、规范的学习态度。白显良教授更是指出,“从文本的规范性和内容的扎实度来讲,该同学的开题报告是同一级开题中最好的或是最好之一”。这也反映出了黄其洪教授在学生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在他的严要求、高标准以及辛勤付出和精心指导下,该生的成长进步是非常明显的。2020年度外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和外马博士招生工作也圆满结束。2020年共招收了5名博士研究生和5名硕士研究生。2020年的生源质量总体上较好,特别是5名博士研究生全部来自985、211高校。

黄其洪教授指导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17级硕士生吴敏获得西南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此次吴敏同学荣获西南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体现了学校和学院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如既往地认可,也是对我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的鼓励。到目前为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总共毕业了四届18名学生,其中5名学生(杜丹、王鸿宇、蒋超、杨丹阳、吴敏)荣获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优秀率接近30%。同时,吴敏同学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被评为西南大学2020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该文系2020年度马院荣获的唯一的一等奖,也是社会科学学部2020年度所评选出的仅有的3篇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之一。该论文是国内第二篇研究拉吕埃勒哲学思想的硕士论文,对于推动国内的拉吕埃勒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此次吴敏同学所撰写的论文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既是对吴敏同学的肯定,也是对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人才培养的肯定。

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自2014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生以来,除了吴敏的论文之外,第一届学生中杜丹同学、第三届学生中王鸿宇同学(导师均为黄其洪教授)的论文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也被评为西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8篇论文中有3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这对于一个只创办了六年的专业来说,实属不易。另外,在这18名同学中有7位同学考上名校博士研究生,成材率还是比较高的。黄其洪教授指导的2019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生王霞荣获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此次获奖是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指导的研究生的第四次获奖(前三次获奖分别是2014级的杜丹、2016级的蒋超和2017级的吴敏),也是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有研究生参加国奖评审以来的五年之中的第四次获奖,在这五年里面,仅仅只有2017年没有斩获,这充分展示了学校和学院对黄其洪教授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人才培养的肯定。我们既高度珍视已经取得的成绩,又热切期盼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将来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是,黄其洪教授在第十届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荣获三等奖,这是继2018年陶林教授荣获第九届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来的我所研究人员的第二次获奖,这说明我所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希望在未来的评奖中,我所研究人员的成果能够得到更多的奖励和更高级别的奖励,争取在未来的三年内,实现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零的突破!!

凡属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成绩值得庆祝,但是我们更要面向未来,要在2021年中继续努力、接续奋斗,争取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新的突破,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