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简报 > 正文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机构简报(第十三期)

发布时间:2023-07-12 22:03:0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迎来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建所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里在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黄其洪所长的有力带领下,研究所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勇于担当,不畏挑战,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内部学术活动、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随着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上半年学术交流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截止今年6月,我所黄其洪教授赴辽宁、云南、浙江、山东、重庆、四川等多个省市开展了十余场内容详实的学术讲座。此外,我所于2023年年7月1日顺利召开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会暨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实现了学科领域内的高频、高效交流与学习互鉴,还有效有力地扩大了我所的学术影响力。2023年上半年(1月1日——7月10日),研究所各类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如下:

一、科学研究

在科研成果方面,由黄其洪教授分别与孙启鸣、江尧两位博士主笔的研究报告《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研究工作述评》和《第一届全国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2021)》发表,该书于2022年10月正式出版,2023年3月正式发行。标志着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团队的研究内容连续四年入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反映了西南大学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认可。两篇报告同时入选,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研究特色和长足发展。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按年度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的研究状况的研究,涉及本学界的议题热点、阐释思路、方法特色、未来趋势等内容,反映该学科的年度发展态势,可以说是对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的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在2021年度报告中,西南大学所提交的内容在分别在“分报告七”与“分报告十二”中得以呈现。连续四年入选该报告,是学界前辈和同仁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的认同的一种表现,我们将把这种肯定当成鼓励和鞭策,争取在将来拿出更多更好的学术作品来回馈这种肯定和厚爱。

张能副教授文章《无知识的沉思:德勒兹“内在性”概念再思考》在《世界哲学》2023年第2期3上发表。文章指出,德勒兹毕生的思想与“内在性”难解难分。德勒兹在不同时期对“内在性”都有其艰深的探索,尤其在后期重要著作《什么是哲学?》《内在性:一个生命……》中,德勒兹又重思“内在性”这一课题。德勒兹对“内在性”一直萦萦于思,但就其每个时期的单个思想文本而言,所朝向内在性的方式是迥异的。总体上,根据德勒兹系列的思想文本,内在性本身以不同的形式或方式显现于其哲学的内部,并将其勾连为一套完整的独属于德勒兹的哲学体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内在性就是为了实现内在性而进行无限创造的努力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如何充分地呈现和利用内在性,而不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陈述表达。因为内在性本身就是必须被思考,但是又无法被思考。毋宁说,它不是一种知识或者理论,而是一种触摸。它超越了一切理论知识的纯粹沉思,它指向的是一种纯粹潜能或者思想道路。

刘苏博士文章《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其他地理学流派间的关系及应用》在《旅游学刊》(CSSCI)2023年第3期38卷上发表。文章围绕如下问题展开:如何梳理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其他流派间的关系?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规律?人文主义地理学自产生伊始,就与其他流派不断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背后有两方面的机制:其一,人文主义地理学内部需不断平衡个体与整体、主观与客观等思想的张力,形成“钟摆思维”;其二,对此张力的平衡与其他流派的冲融关系并行,令其自身不断演化。人文主义地理学在1990年代隐退,其精髓又被不同地理学领域所继承,产生了更广泛的应用。

刘苏与校外地理学者志丞的译著《人文主义地理学》于2023年6月底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人文主义地理学》是最早集中阐述人文主义地理学方法论的一本文集,汇集了70年代最活跃的人文主义地理学领军人物的思想。大卫·莱和赛明思在前言里对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背景进行了总体阐述;接着,赛明思阐发了存在主义的空间观,这篇文章曾得到波伏娃的赞赏;大卫·莱讨论了如何以人文的素材去重建社会地理学的思路;安·布蒂默挖掘了人文主义地理学最早的白兰士传统;段义孚谈到如何借文学素材来开展地理研究。此外,其他作者还深入探讨了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景观学派、地图学等领域里的人文主义要素。总的来看,这本文献呈现出当时的地理学家尝试从各个层面多维度地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内涵展开诠释,为读者全面了解该流派的内涵提供了一个深且广的视角和切入点。

二、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方面,黄其洪教授于3月26日应重庆文理学院邀请,为“国培计划”党组织书记研修班开展了主题为“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黄其洪教授围绕“什么是国?”、“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两个话题,谈到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引导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入手,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概念阐述了国家与统治阶级的关联及其内涵,点明了国家与统治阶级通过否定性方式确定肯定性秩序的实质。并从生存和客观性的生产实践两个角度了回答了“为什么要爱国”这一问题。黄教授指出当我们深刻理解这些方面之后,就可以将爱国的情感更为具体化、扎实化,不会因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或是偶然性的事件就对国家产生负面情感。讲座最后,黄其洪教授引导学员分享经验、展开讨论并做总结点评,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法制教育和地区特色教育的切实建议。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4月11日应邀到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做题为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的学术讲座。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文本的三个片段的分析,黄其洪教授强调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基础上形成的。但我们对马克思和黑格尔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为此,他谈了三个方面认识:一是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把握历史规律的辩证法,批判了黑格尔的抽象的思辨的表达方式。二是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以否定的和批判的方式去占有对象世界的辩证法,批判了黑格尔那种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非批判的唯心主义。三是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对象化的辩证法,批判了黑格尔非对象性的唯心主义。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4月11日应邀到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开展题为《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的学术讲座。黄其洪教授开始便以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一诗为导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黄其洪教授用海德格尔的全新阐释,令听者沉思:这不再是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追求,而是现代社会中,工业文明带给人的无限“劳绩”压力,“诗意”与“大地”是否还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存在?随后,黄其洪教授对其命题展开了九个问题,引领大家共同思考,并对其进行详尽解读:一、海德格尔为何说荷尔德林是诗人的诗人?;二、作诗何以是最清白无邪的事业?;三、作诗何以又是一种最危险的事情?;四、诗歌何以是与诸神的对话、对诸神的倾听和命名?;五、诗人何以创建那持存的东西?;六、诗人何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七、诗人如何面对“自然”?;八、诗人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九、诗人与大地、天空、神和人四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黄教授用通俗的语言,抓关键,讲观点,深入浅出地带领大家进入了令人沉醉其中的哲学世界。除此之外,黄教授谈及到荷尔德林诗中的主题:家乡。他讲到,这是对大地伦理性的归属感,并用亲身经历为例,分享了他的真切感受。最后,黄其洪教授还讲到工业技术对“四重奏”的阻断,并在最后提出发人省醒的问题:当代中国人应承担怎样的历史性命运?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4月12日应邀到辽宁大学哲学院做题为“论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思想与乌托邦想象”的学术讲座。在此次讲座中,黄其洪教授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历史性是时间性的诸多环节之一,时间性具有三重循环,历史性只是其中的一重循环;二、历史、历史学与历史性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三、历史性与流俗的历史领会之间的差别;四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历史观之间的关系;五、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思想所彰显的乌托邦精神。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4月13日应邀到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开展题为“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与良知学说”的学术讲座。黄教授从五个层次对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与良知学说进行解读。一是海德格尔提出时间性思想的缘起。二是此在的解释学的根本立意。黄教授认为此在(da-sein)在存在论上和存在者层次上是有优先地位的。黄教授还指出海德格尔是在现象学的基础上思考本体论问题,而此在的解释学基本视野是时间性。三是时间性与时间内状态的区分。这一阶段,黄教授区分了以牛顿,亚里士多德、康德为代表的三种流俗的时间概念,海德格尔认为这三种流俗的时间概念都是在时间内状态的发生,所以海德格尔提出时间性,他认为应该让时间动起来,存在才能具有意义。随后,黄教授又将时间性与时间内状态进行了区分。四是时间性与倾听良知的呼唤。黄教授首先分析了终极的时间性与具体的时间性之间的具体差异,并指出终极的时间性有赖于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的勇气来自于终极的良知的决断。黄教授强调,关于终极的时间性与具体的时间性、终极的良知与具体的良知的区分是理解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和良知学说的关键点,长期以来,学术界忽视了这两种区分,从而造成了对海德格尔相关思想的简单化处理。五是海德格尔的良知学说与王阳明良知学说的对比。黄教授率先指出了二者的共同之处:首先,无论是具体的良知还是终结的良知,都是返心内求的,良知是可以修炼而来的,而不是外在规范的;其次,都是与大道相通的,并不是抽象任性的;最后,都会带来行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理论的结论。黄教授又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海德格尔的良知学说与死亡相关,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却与生生之道相关联;海德格尔的良知学说建立在抽象主体性的基础上,而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却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海德格尔的良知学说是一种形式的学说,不提供具体的内容,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却提供情景化的具体内容;海德格尔的良知学说导致愿有行动的决心,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却直接导致道德的行动。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4月25日应邀到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主题为“论海德格尔的‘周围世界’概念与本真存在的开启”的学术讲座。在本期讲座中,黄其洪教授首先阐述了海德格尔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澄清了此在的概念,认为此在有三重内涵:能存在、去存在、领会自己的存在。其次,黄其洪教授阐述了周围世界与此在的操心的关系。再次,黄其洪教授阐述了周围世界与常人(das-man)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日常存在就是常人,常人是按照普遍规范和习俗来生活的人、是平均化的无差别的人、是没有倾听自己良知呼唤的人。“周围世界”逻辑上首先与通常是由常人组建的世界,常人正是沉沦于由常人所组成的周围世界的人。最后,黄其洪教授阐述了此在由沉沦态向本真存在状态的转变。“周围世界”的窘迫与残缺样式激发此在害怕的情绪,当害怕的情绪不断重复,此在便生发出对死亡畏惧的情绪。在种种畏惧事件中,此在领会到死亡的不可替代性和生命事件的有限性。此在终于开始领悟死亡,并由之产生了向死而生的勇气,在此勇气中,此在开启了终极的时间性的决断,开启了对当下和未来的如何生活的终极决断。而在对种种生命事件的有限性领会中,此在开启了具体的时间性决断,对未来阶段性的决断。此在回归内求,开始倾听良知的呼唤,以此链接终极的时间性与具体的时间性。而在时间性决断中,此在将原本沉沦于常人的周围世界重构为本真性的周围世界。此在投入和栖居于本真性的周围世界中,从而达到了本真性的存在状态,而此在的本真生活正如伟大诗人荷尔德林所描绘的:“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4月26日应邀于云南农业大学做题为“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黄其洪教授从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内容、马克思如何继承了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马克思如何超越了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以及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科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第一,黄其洪教授极其生动地阐明了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主要内涵,指出思考的过程是从感性的具体走向思维的抽象,再从思维的抽象走向思想的具体,要从知性的环节、辩证的环节和思辨的确定性来把握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丰富内涵,要坚持在对立中找到二者的统一,在对立方中确定自己,把握思辨的统一性和确定性。第二,黄其洪教授向师生们讲解到,马克思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对劳动的理解、“圆圈式”的发展运动以及有机论等诸多方面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继承。最后,马克思是在有机论的基础上去理解世界,他强调每个人的自由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这也是从黑格尔的思想中继承而来的。第三,黄其洪教授指出,马克思在思考的出发点、国家观、自由人联合体等方面实现了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及其主导的法哲学思想的批判和超越,继而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5月13日应邀到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主题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趋势”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黄其洪教授围绕“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趋势”这一话题,从十五个方面向听众展现了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前沿问题,分别是:一、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问题;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构问题;三、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问题;四、马克思的机器思想与人工智能的反思问题;五、马克思的正义观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问题;六、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生活美学建构问题;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问题;八、马克思的法权思想与资本主义法权批判问题;九、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革命主体的重构问题;十、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实践智慧的复兴问题;十一、媒介资本主义与符号批判问题;十二、空间生产与城市批判问题;十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问题;十四、微观权力批判与身体理论的相关问题;十五、对新冠疫情在资本主义世界大流行的哲学反思。在系统地讲述了十五个方面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之后,黄其洪教授又从四个方面为大家总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下的最新发展趋势:一,当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西方的左翼学者呈现出越来越激进化、革命化的趋势;二,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于整个人类的现实问题总是保有一种高度开放的态度,积极运用经典的理论来直面当下的现实问题,进而使理论得到创新;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与争论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都会选择“回到马克思”,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上,“回到马克思”一直是一股强劲的潮流;四,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强烈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自觉意识,以透彻的理论研究来面对现实,从而不断制造新的概念和理论。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5月24日应邀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题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学术讲座。讲座中,黄其洪教授围绕十五个前沿问题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一、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问题;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构问题;三、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问题;四、马克思的机器思想与人工智能的反思问题;五、马克思的正义观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问题;六、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生活美学建构问题;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问题;八、马克思的法权思想与资本主义法权批判问题;九、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革命主体的重构问题;十、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实践智慧的复兴问题;十一、媒介资本主义与符号批判问题;十二、空间生产与城市批判;十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四、微观权利批判与身体理论;十五、对新冠疫情在资本主义世界大流行的哲学反思。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5月25日应邀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做题为“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的学术讲座。黄其洪教授从荷尔德林的诗歌《人,诗意地栖居》出发。他指出,为了揭示诗的本质,海德格尔选择荷尔德林,并非因为他的作品作为林林总总的诗歌作品中的一种,体现了诗的普遍本质,而仅仅是因为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因而荷尔德林在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上乃是诗人的诗人。对海德格尔而言,作诗是最清白无邪的事业,因为作诗显现于游戏的朴素形态之中,它是完全无害的,也是无作用的;但同时,作诗又是一种最危险的事情,因为惟语言首先创造了存在之被威胁和存在之迷误的可敞开的处所,从而首先创造了存在之遗失的可能性。黄其洪教授强调,在海德格尔看来,由于诸神的出现和世界的显现是与语言之发生同时的,因而我们本身所是的本真对话就存在于诸神之命名和世界之语言的生产中,这就意味着诗歌是与诸神的对话、对诸神的倾听和命名,是对存在者本质的体认;而诗就在天地人神中持存。换言之,诗人通过诗触及了存在的真理,他们已经超越了庸常的人类,成为了神媒;他们带着痛苦,在黑夜中期待着新神的到来;他们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对诗人而言,自然自身是有目的的,是有努斯的;因而诗人能够倾听自然的声音,从不同的神的形象中去照亮黑暗,捕捉自然当中的灵魂,以此来体现共同的绝对神圣者。在诗与政治的关系上,诗歌先于政治,因为诗是本体性的开显,而政治只是现实的构建。在诗人与大地、天空、神和人四维之间的关系上,诗人是这四者相互归属和运动的中介,如果没有诗人这些关系就都会化为碎片。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6月6日应邀在浙江省委党校主办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系列讲座第2讲中做题为“重新反思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中,黄其洪教授梳理了“实践”的历史发展并以此为据划分了四个阶段。一、带有明显的感性直观的特征第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即马克思主义的体系阶段;二是以有关“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为中心的时期,也就是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三是随着1995年《历史与实践》出版,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讨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西方哲学传统关系的时期。四是2012年之后,中国的实践哲学研究进入到的第四个时期,即个性化的理论建构时期,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彰显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上维度,去建构个性化的实践哲学体系。其次,黄其洪教授强调,“实践”概念一般说来就包含了三个基本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即身体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道德的层面,第三个层次则是形上的层面。随后黄教授进一步解释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所包含的具体内涵。第一个层次的身体层面的实践更多的是一种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实践模式;第二层次的道德层面的实践则加入了对历史性的思考以及理念问题的关注,它体会到了历史性对人的主体性的制约,并把它当作一种基础接受了下来,但却并没有对这种历史性进行更高层次的即形而上层面的反思;而第三个层次的形上层面的实践解读则将历史性的沉思展示了出来,在一种生存论的维度上深化了对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对象化活动的理解。最后,黄其洪教授认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一追求,而美好生活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和道德的层面,更多还体现在理性、精神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上维度的重新反思,不仅有助于对实践问题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更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和共产主义的进一步理解,从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并不是对一个老话题的重提,而是一种对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解的当代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6月14日应邀到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学术报告。本次讲座围绕《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内容进行展开,黄其洪教授就文中“spectre”的中文意义展开了详细阐述。他指出,英语中 spectre一词指的是没有被实体化和具现化的一种活泼的精神,它无所谓好和坏。马克思用这个词来指代1848年之前在欧陆流行的各种共产主义学说,实际上强调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在没有建立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这些各异其是的共产主义学说还处于前科学状态,还没有找到使其现实化的载体,所以这个比喻是非常深刻的。他强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自觉地区分了“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个概念,working class与proletariat在本质是不同的。工人阶级并不清楚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更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他没有形成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只有当工人阶级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普遍的矛盾结构,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自觉地承担这一历史使命时,工人阶级才能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无产阶级才能作为一个革命的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黄其洪教授结合《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还对马克思的“流氓无产阶级”概念做了深刻讲解。黄其洪教授还具体阐释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共产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所主张的共产主义并不是忽略个体差异基础之上的抽象平等,不是粗陋的共产主义,而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天赋和机遇差异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应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给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力,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6月15日应邀到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题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的专题讲座。  黄其洪依次对马克思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中关于“共产主义”的重要论述进行细致梳理,特别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的论述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讲解分析,展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实质内涵。黄教授指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实包含着两种“共产主义”,即马克思所批判的粗陋的、平均主义的共产主义和马克思所主张和追求的作为人的本质复归的共产主义。

黄其洪教授于2023年6月16日应邀到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题目为“再议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学术讲座。黄其洪教授以“当前国内实践哲学进入瓶颈期”作为切入点,结合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实践”一词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黄其洪教授指出,以经验的实践概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物质本体论为前提,会导致禁欲主义和专制主义。随后,黄其洪教授围绕“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阐述了卢卡奇、施密特、高清海三位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黄其洪教授指出,由于三者缺乏对历史性本身的思辨性澄明,使得他们的实践概念仍然是不纯粹的。因此,建立思辨的实践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一项必要和迫切的任务。黄其洪教授在总结马克思实践概念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指出在今后的实践哲学讨论中,学者们对自己是在何种层次上使用实践概念这一问题要有明确的意识,并做出清晰的界定,坚决反对像以往那样抽象地、片面地使用实践概念。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尤其要突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思辨维度,以适应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新文明类型的建构。

另外,2023年6月21日下午,黄其洪教授还曾应邀到四川绵阳市某科研院所做题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精读”的学术报告。出于保密需要,具体内容不在这里展示。

    2023年7月1日,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会暨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会议开幕式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廖晓衡主持,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潘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郝立新,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学明以及《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会议聚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的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10余所知名刊物编辑部的编辑和国内外30余所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共计160余人参与其中。经过嘉宾约稿和专家评委的审核,大会共筛选确定了67篇高质量的参会论文并设置了主题发言、分论坛小组讨论以及分论坛汇报三大环节进行研讨,这其中既有学界大师对学科建设问题的独特思考,又不乏年轻学者们直面学科难题的理论探索。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主题发言和三个分论坛进行全程直播。本次会议于7月1日18:25圆满落幕。闭幕式由人民出版社马列部主任崔继新主持,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王凤才与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分别做了总结发言。

三、内部学术活动

2023年3月4日,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召开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科研团队2023年度第一次团队建设会。本次会议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对两位青年教师的项目进行打磨;第二,讨论科研团队的课程开设问题。首先,对于两位教师的项目申报问题,与会的几位专家围绕两位教师提交的项目材料,从问题意识、破解思路、创新之处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研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为两位教师后续的项目打磨打开了新思路。其次,对于课程开设问题,黄其洪教授一一确认了各位教师的任课情况,并建议通过读外文经典,深入把握经典大师的核心思想。在各位参会老师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要对教学安排进行优化,要强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的研读,提升教学质量,为同学们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历来重视项目申报工作和学生培养工作,本次会议,旨在为两位教师的项目进行打磨,从项目选题等方面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进一步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始终保持工作热情,助推西马所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7日,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科研团队2023年第二次团队建设会暨课题论证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对两位青年教师的项目进行再次打磨,以进一步提高申报书的质量。对于两位教师的项目申报,与会的几位专家围绕两位教师新修改的项目申报书,从研究的具体思路、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写作过程中所遇困惑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交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为两位教师完成最终的项目申报保驾护航。

经过两次会议,两位老师的课题研究思路进一步得到了明确,课题申报材料也将更为完善。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家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对于统一团队内部的认识,形成集体的行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2023年5月10日,研究所邀请南开大学孔明安教授到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题为“齐泽克的视差辩证法与黑格尔思辨辩证法之比较分析”的学术讲座。孔明安教授通过梳理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概括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阿多尔诺等哲学家的辩证法思想,进而提出了视差辩证法。讲座中孔明安教授解释了视差概念,为我们普及了视差概念与幻想的公式:$<>a,并讲解了齐泽克的视差辩证法,视差辩证法是在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基础上,吸收了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之后建立起的一种“新辩证法”,齐泽克注重的“最小差异”或“零差异”推动和发展了对视差辩证法的理解。视差的核心就在于从“零差异”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2023年6月19日,研究所邀请云南大学袁群教授到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题为“从2022年大选看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新态势”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袁群教授通过展示他的尼泊尔精彩探访历程,让与会师生直观了解尼泊尔当地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随后他结合2022年尼泊尔总统大选,为我们展现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复杂的派系斗争。最后,袁群教授着重为我们讲解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并做出精辟的判断总结。

2023年7月2日,研究所邀请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到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题为“理性→合理性→交往合理性——如何阅读《交往行为理论》之一”的学术讲座。王凤才教授首先为我们大致讲解了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从合理性问题入手,通过考察各种合理化理论,强调交往合理性的重要性;二、将交往合理性概念运用到社会关系之中去,以证明交往合理性有助于实现社会合理化目标;三、通过社会病态分析,提出了合理化辩证法,并借助于交往合理性概念阐明一种现代性理论;四、以功能主义理性批判形式重建批判的社会理论。接着王凤才教授着重为我们讲解了“合理性”理念,区分了“理性”和“合理性”之间的差异;交往行为基本原则与合理性概念应用层面;“合理性”概念的重构历程;“工具合理性”与“交往合理性”之间的差异;等等。最后,王凤才教授强调,所谓交往合理性,就是交往主体以语言或其他符号为媒介、通过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诚实对话、达到相互理解、获得共识为目标的理性。简言之,交往合理性本质上是对话性的。

总之,2023年上半年,我所主办了三场高水平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学术讲座,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撞击了学生的理论思维,展示了学术界研究前沿,增强了学生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活跃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内部的学术氛围。另外,2023年上半年,由黄其洪教授指导的黑格尔读书会开展了2次活动,对于活跃外马团队和西马所的学术氛围、培养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在梯队建设方面,2023年6月,张能副教授入选重庆“巴渝学者”青年学者。6月底,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王垚,作为我所第一位博士后顺利进站。标志着我校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了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一条龙培养体系。王垚博士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是我所黄其洪教授。随着王垚博士的加盟,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的专业研究人员也达到了七人,队伍建设取得一定进步!我们期待更多的学界同行加盟西南大学外马学科团队,一起努力,把外马学科的薪火在西部燃烧得更加猛烈!

人才培养方面,2023年6月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指导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方立波荣获西南大学2023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同时,方立波同学还被评为西南大学2023届优秀毕业研究生。方立波在硕士求学期间,在《学术研究》(CSSCI)2021年第11期上发表过文章《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上发表过文章《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其中发表在《学术研究》上的文章同时被《新华文摘》2022年第6期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3期论点转载。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能够在CSSCI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同时被两大文摘转载,实属不易。不仅如此,方立波还曾获得过教育部2022年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学者邹广文教授。丰硕的成果,离不开黄其洪教授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教师群体的悉心指导。方立波此次荣获西南大学2023年度优秀学位论文和优秀毕业生称号,体现了学校和学院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人才培养质量和方法的一如既往的认可,也是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的鼓励。

2023年1月6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1级彭玉凤、胡利萍、陈燕、曾晓磊、刘东赫五位硕士研究生顺利开题。2023年3月26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1级孙启鸣、李冰、周梦琴、姚颖四位博士生研究生顺利开题。2023年7月2日,2019级袁雄博士顺利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

在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领导的亲切指导和精心部署下,在我院各位老师的精诚合作下,我院2023年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工作顺利完成。今年,报考我校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再创新高。经初试和复试两次严格筛选,7名硕士生和3位博士生有幸脱颖而出,被成功录取。其中,考生大多来自211和双一流学校,生源质量明显提高,这彰显了西南大学外马学科和我所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与认可度。

2023年上半年,我们团队有七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他们分别是热安娜、李圆圆、方立波、许朋燕、李海妮、侯娟娟和杨玉红,其中方立波荣获西南大学2023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并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热安娜成功考取西南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截至目前,我所毕业的30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的硕士生中总共有13名学生考上了名校博士,升博率达到了43.3%,这是一个比较优异的成绩!

过往我们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凝聚一心实现了目标任务;未来,我所将接续奋斗,实现新的突破,补短板、找差异、展特色,继续努力呈现更加优异的成绩!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