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学术沙龙第八期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09-18 20:05:1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悉,2023年9月16日晚19点,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古典思想传统与欧美马克思主义发展学科建设团队主办的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学术沙龙第八期:“‘异类’觉醒与反叛——论巴特勒的酷儿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502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沙龙的主讲人是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后王垚,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作为评论人出席并进行了精彩点评,张能教授负责主持本次学术沙龙,韩怀珠老师、杜丹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博士生、硕士生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王垚老师首先通过对巴特勒的教育经历、情感经历以及其理论地位来介绍人物背景,接着王垚老师从酷儿麻烦、性别的去自然化、戏仿的颠覆性策略和对巴特勒酷儿批判的反思四个小节来介绍自己的研究。王垚老师介绍了“酷儿”一词含义的历史演变,并指出巴勒特对酷儿概念的理解,巴特勒反对将“酷儿”作为一种总括性的范畴,她关注的是“酷儿”的持续性,她指出酷儿麻烦是不可或缺的用于表述主体身份归属的用语,但又无法清晰说明被表述之物,“酷儿”本身的不可定义性对于重新解释性范畴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性范畴的重新解释,则体现在使性别去自然化这一节中,巴特勒主要讨论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以及性欲之间的关系、“忧郁”的异性恋结构和性别是一种行动这三点,她认为三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所谓的三者之间的一致性是一种社会建构和可理解性的规范,我们忧郁的产生是对失去对象的一种认同,并将其纳入自我,成为性别身份的一部分,性别既不是一个名词也不是一个自由浮动的属性,而是一种行动。巴特勒认为戏仿的颠覆策略则是解释性别的虚构、发现真实的有效方式,是发现主体抵抗潜能的有效途径。最后王垚老师总结道,巴特勒的思想对于女性主义研究的扩展以及反思“异类生命”的现实遭遇与生存困境和探索新的生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酷儿批判不够彻底,忽视了物质基础,具有改良和空想的特质,等等。 

在沙龙点评环节,黄其洪教授针对王垚老师的精彩汇报进行了点评。黄其洪教授认为王垚老师的汇报内容清晰,结构分明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用词不够准确、“酷儿”一词与以往女性主义家使用概念的区别未明晰、未探索出巴特勒对定义不可定义者方法的解决方法等问题。黄其洪教授强调哲学和生活的关系,哲学存在于在生活中,哲学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是把那些作为常识的东西反过来思之,熟知而非真知,因而哲学是最接近生活、最接近生命体验、最直面问题本身、最直面事情本身、最直面经验本身、最直面情感本身的学科。除此之外, 黄其洪教授还对文章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最后,他强调,我们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要以尽可能宽广的视野做尽可能精深的学问,学术视野不能太局限,否则,即使是人头式研究,也很难深入,这为在场的各位青年老师和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大家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前进。

在自由讨论环节,外马团队张能教授、韩怀珠老师、杜丹老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袁雄、硕士研究生蒋致宁等都向王垚老师进行了提问,王垚老师一一给予回应。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结束后,参加沙龙的老师和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通过王垚老师的分享和黄其洪教授的点评,对后现代的女性主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启示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哲学,不断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学术沙龙的精彩呈现!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