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7月7日晚19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应邀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题为“论拉吕埃勒的‘实在—元一’概念”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外马学科发展中心主任杜敏教授主持,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骞教授作为评论人出席并进行了精彩点评。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老师、学生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云南大学外马学科发展中心主任杜敏教授向听众们介绍了黄其洪教授的学术头衔和学术成果。接下来,黄其洪教授对罗骞教授、杜敏教授和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邀请表示感谢。随后,黄其洪教授开始了此次学术讲座。

黄其洪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对拉吕埃勒的研究的大致情况。弗朗索瓦·拉吕埃勒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生于1937年。大器晚成的拉吕埃勒自1971年出版第一部大部头作品《现象与差异》开始,到现在共出版了二十多部作品。2010年之后,随着拉吕埃勒的作品在英语学界不断被译为英译本并出版,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的拉吕埃勒研究始于2015年,基本上与英语学界的拉吕埃勒研究同步。2018年,黄其洪教授在《现代哲学》上发表了中国的第一篇专题讨论拉吕埃勒的学术论文。2018年以来,黄其洪教授所领衔的西南大学“拉吕埃勒研究小组”已累计发表10篇专题讨论拉吕埃勒的论文和译文,其中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黄其洪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已经有5篇专题讨论拉吕埃勒的硕士论文顺利完成,目前其门下在读的6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正围绕着拉吕埃勒思想的核心问题逐步推进自己的研究。可以说,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研究拉吕埃勒的重镇。此外,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也开始了对拉吕埃勒的研究。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会有越来越多新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出现。
接下来,黄其洪教授介绍了拉吕埃勒的“非哲学”(non-philosophy)概念。拉氏“非哲学”的问题意识就是力图在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之间找到第三条道路。“非哲学”既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又不是“反哲学”(anti-philosophy),也不是“元哲学”(meta-philosophy)和“后哲学”(post-philosophy)。“非哲学”是拉吕埃勒对他所发明的对哲学的在哲学上前所未有地或异端地实践的命名。“非哲学”实现其理论目标有四条原则:其一是彻底的内在性原则,其二是多元统一的辩证原则,其三是单边决定原则,其四是彻底的理论上的民主主义原则。
最后,黄其洪教授重点讲解了“实在—元一”概念。在“非哲学”中实在与元一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词被合写成“实在—元一”(the Real-One)。黄其洪教授解释了为什么把英文中的“One”翻译为“元一”而不是“太一”。拉吕埃勒用连接符将the Real-One三个词连成一个整体,至少包含两个基本的规定:其一是只有它才是真实的存在,其他都是现象和假象,它是非时间性的永恒的现实;其二是这个“元一”是其他一切现象性的存在的根据和来源,其他的现象性存在来自于它又复归于它。黄其洪教授强调,“实在—元一”这个概念实际上体现了拉吕埃勒对形而上学传统的某种程度的回归。他力图为西方思想找到一个新的开端,但是,由于他囿于强大的基督教的一神论传统,使得他始终无法摆脱一个绝对超越的实体的观念,最终,这个开端只能是一种诺斯替主义的回返。

在点评环节,罗骞教授指出,拉吕埃勒思想的问题意识试图在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之间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一方面就是要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反思,避免以形而上学的方式去规定存在。另一方面,在对形而上学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还要避免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罗骞教授认为,今天的哲学界需要注意,不能因为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而走向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样,也不能因为对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评,又回到抽象的形而上学去。随后,罗骞教授向黄其洪教授提问了三个问题:黄其洪教授所指的“重建形而上学”是在何种意义上说的,如何重建?拉吕埃勒的单边决定论和多元辩证论二者之间是否有矛盾?拉吕埃勒的多元辩证法和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之间是否存在渊源关系?
随后,黄其洪教授对罗骞教授的提问作出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黄其洪教授回应到,他想通过“拯救概念”、“拯救实体”、“拯救国家”和“拯救地球”四部曲建构一个新的形而上学系统,但是他要重建的是一个东方化的实体,而非西方化的实体,东方化的实体与西方化的实体有四个层面的区别。对于第二个问题,黄其洪教授回应到,单边决定论和多元辩证两个范畴之间相互协调,不存在矛盾。单边不同的知识门类与“实在-元一”的关系,而多元辩证论更多的强调是在单边决定的前提之下,不同的知识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第三个问题,黄其洪教授回应到,拉吕埃勒的多元辩证法确实受到了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的影响。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在阿尔都塞那里,虽然要素是多元的,但是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而且所有的要素都是受到结构的同一性的影响和中介,因而依然没有摆脱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拉吕埃勒那里,多元辩证彻底地把结构给打破了,知识门类在数量上可以是无限的,而且所有的知识门类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它们之间不存在谁优先谁、谁奠基谁的问题,也不存在相互的中介关系,不存在立体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仅仅是在对象的一致性意义上的,这是一种最为稀薄的同一性。

在两位教授的讨论结束之后,本次学术讲座在一片掌声中结束。罗骞教授指出,黄其洪教授的本次讲座的主题非常前沿,对国内的拉吕埃勒的研究也有着推进作用,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广义的哲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新颖的学术视野。据悉,在学术讲座之后,黄其洪教授还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术梯队、学术研究等方面与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几位领导和老师交流了经验。相信,在黄其洪教授和杜敏教授的带领下,西南大学和云南大学外马学科一定会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