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日西南大学官网上关于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名单公示期已过,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指导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任艳华和硕士研究生方立波荣幸地名列其中,这延续了2021年黄其洪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均有学生获得此项荣誉的好成绩。
任艳华同学是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招收的第二届博士研究生,也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第二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第一位获奖人是袁雄),延续了外马博士生培养的好传统。方立波同学此次获奖是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第六位获奖人(前五位获奖人分别是2014级的杜丹、2016级的蒋超、2017级的吴敏、2019级的王霞和2019级的马文灏,也就是说,直到目前为止,在已经参加评选的高年级学生中,外马的硕士只有2015级和2018级这两届学生没有拿到国奖)。在同一年度中有两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不仅是对两位同学本人的肯定,更是对我所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方法的肯定。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1年9月份—2022年9月期间(2022年度的国奖评奖时间期间),由黄其洪教授领导的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导师们的精心培养和悉心指导下公开发表了12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8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具体情况如下:博士研究生卢丽娟的论文《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三维透视》发表在《求是学刊》(CSSCI)2021年第5期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22年第2期转载;博士研究生袁雄的论文《21世纪知识分子何为——论萨特和拉吕埃勒对知识分子的反思及其启示》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CSSCI)2022年第1期上;博士研究生任艳华的论文《永存的原则:巴黎公社未竟事业的曲折探索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表在《教学与研究》(CSSCI)2022年第7期上;博士研究生江尧的论文《西方学者重燃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热情》发表在了《历史评论》2021年第5期上;硕士研究生马文灏的论文《拉吕埃勒:从非哲学走向非美学》发表在《江海学刊》(CSSCI)2022年第3期上;硕士研究生方立波的论文《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发表在《学术研究》(CSSCI)2022年第11期上,并同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3期和《新华文摘》2022年第6期转载;硕士研究生方立波的论文《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发表在了《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上;硕士研究生热安娜•波拉提的论文《索亚论后大都市空间正义的缺失及其拯救》发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上;博士研究生李作纯的论文《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发表在了《学习与探索》(CSSCI)2022年第5期上;博士研究生陈孝生的论文《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发表在《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扩展版)2022年第1期上;博士研究生袁雄的论文《论巴特勒性别操演论的生成逻辑与伦理转向》发表在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21年第5期上;博士研究生江尧的论文《何为数据劳动——对数字资本主义批判中生长性数据的一种思考》发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上,等等。
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共6个名额,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两位同学在同一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进一步鼓舞了我所招收的其他研究生,鞭策他们在学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饱满坚定的精神状态和勤奋刻苦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和钻研。我们珍视这种成绩,也热切盼望我所招收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能够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