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3年3月26日晚上7点,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1级博士生预开题报告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10会议室举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1级李冰、孙启鸣、周梦琴、姚颖四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预开题报告会。此次预开题报告会的组长是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教授,报告会专家组成员有陶林教授、黄其洪教授、张能副教授和蒋志红副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全体博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20余人参与观摩了此次预开题报告会。

在自我陈述环节,李冰同学主要围绕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主旨、依靠力量以及实现方式进行了汇报。在自我陈述环节结束后,与会专家针对李冰同学的预开题报告,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陶林教授首先强调创新对论文选题与写作的重要性,同时,陶教授也指出,论文标题存在逻辑上不对称,第一章“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基础”缺乏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概念界定,第六章“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反思”的“内在”与“反思”存在重复。黄其洪教授指出,论文选题可以从领域、人物、视角、观点、材料、概念、方法等几个方面考虑创新点,黄教授建议对葛兰西的研究可以从语言学或辩证法角度切入,并指出葛兰西的语言学理论对后来的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语言哲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国内对葛兰西语言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张能副教授指出,国内学界对葛兰西的研究众多,创新之处没有体现内容、视角创新,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与“有机知识分子”等概念的关系理解不清。蒋志红副教授指出,预开题报告中理论原因不够充分,关于总体性研究与专题性研究的表述存在矛盾,论文写作提纲部分章节关联不够紧密,同时,还存在一些表述不通顺、格式不一致等问题。

孙启鸣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拉吕埃勒的本体论思想研究》。在汇报过程中,孙启鸣同学主要围绕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的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六个方面展开了汇报,其中重点汇报了以下核心问题:拉吕埃勒的本体论思想具有什么样的基本原则和理论特色?如何评价拉吕埃勒的本体论思想?拉吕埃勒的本体论思想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在专家点评环节,崔延强教授首先指出,论文选题应该着重考虑选题可持续问题,可以从选题可不可行、为什么选它、有何研究优势、研究到何种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同时,崔教授强调要打牢文献基础,大量阅读论文选题的一手文献以及其他相关文献。陶林教授认为,论文选题具有一定可行性,专题式研究可以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整体思路与框架比较合理。此外,陶教授也提出了疑问,他认为拉吕埃勒本体论思想中的“不可知论”倾向能否成为其原则有待进一步思考和确认。张能副教授指出,论文提纲部分标题在表述上有些晦涩难懂,在逻辑结构上存在一些瑕疵。蒋志红副教授强调要对马克思、拉吕埃勒、巴迪欧等人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预开题报告中存在参考文献不够规范等问题。

周梦琴同学汇报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巴雷特性别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周梦琴同学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汇报:首先,论文的选题缘由:一是巴雷特的思想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学术影响;二是性别平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其次,论文的拟解决问题,她按照巴雷特性别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主要观点、理论框架和实践向度四个主题,具体将拟解决问题梳理为巴雷特性别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内涵与特征、主体、客体与主客交互作用以及实践向度与理论价值。在汇报结束后,崔延强教授首先对周梦琴同学的选题和报告给予了认可,然后,强调文献积累是学术训练的第一步,在写作论文之前,要围绕论文选题大量阅读主要代表性著作和论文。陶林教授认为,选题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写作框架与整体思路比较合理,但是存在标题表述不清、标点符号漏缺等细节问题。张能副教授指出,第一章第一节“性别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过程”与全文逻辑关系不够紧密,第三章第一节“‘性别意识形态’的内涵”的目录过多以及第五章第二节没有体现性别意识形态理论的客体。蒋志红副教授指出重塑家庭关系中的女性形象是否属于经济举措有待斟酌,文化举措中有关文化工作、教育等文化体制改革、文艺作品的措施区分度不够。

姚颖同学汇报的博士论文选题为《赖特21世纪反资本主义思想研究》,在汇报的过程中,她主要围绕选题缘由、拟解决问题、研究进度、文献掌握以及不足之处等方面展开了汇报,其中重点汇报了如何界定21世纪的资本主义、赖特为什么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构想和如何理解21世纪反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的重要性。在自我陈述环节结束后,与会专家对姚颖同学的预开题报告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崔延强教授指出,开题报告要避免流水账式开题报告,重视学术训练与写作规范,其中,文献综述应遵循“观点为纲、内容为目”的原则。陶林教授认为,论文选题具有一定价值,整体框架比较清晰,但有些表述不清晰以及存在一些逻辑性问题,例如,第二章第三节“21 世纪反资本主义的集体行动者”应按照“内涵、何以可能、生产逻辑”的顺序。张能副教授指出,预开题报告没有充分说明研究思路,写作提纲中第一章第四节没有体现赖特21世纪反资本主义思想的演进过程,第二章第二节“21世纪反资本主义的新策略”与第三章“赖特21世纪反资本主义思想的实践向度”存在一定重复。蒋志红副教授指出,写作提纲应遵循“理论构想、制度构想、实践向度”的逻辑,第一章第一节有关资本主义的界定脉络不明晰,部分章节表述不清晰。

最后,经专家组闭门商讨,一致通过了四位同学的预开题报告。本次预开题是对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一次严格把关和集中指导,为接下来的正式开题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参与观摩的其他研究生纷纷表示,本次预开题使他们受益匪浅,为今后的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培养环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期待四位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继续努力,认真撰写正式开题报告,顺利完成后续的培养环节,写出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