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黄其洪教授应邀到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讲座

发布时间:2022-05-27 19:58:5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悉,526日晚19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应邀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关于“论马克思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国胜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老师、学生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金洲院长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刘国胜教授向听众们介绍了黄其洪教授丰富的学术经历和严谨的治学方法。接下来,黄其洪教授对杨金洲院长、刘国胜教授和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邀请表示感谢。随后,黄其洪教授开始了此次学术讲座。

 

黄其洪教授首先以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环节、概念和特征为切入点。黄教授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区别为广义与狭义,广义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回归的逻辑化的过程,也就是它整个的哲学体系。狭义即正反合的运动形式,是从其运动形式概括的。黑格尔辩证法第一个环节是知性的肯定的环节,第二个环节是辩证的否定的环节,第三个环节是思辨的肯定性环节。

黄其洪教授重点讲解了马克思的辩证法,将马克思辩证法分为了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辩证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蕴含的一般的社会形态构成及其变动,其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狭义的辩证法是揭示资本主义独特的社会结构、运行模式和其内在矛盾的理论,其主体是资本。马克思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正反合的辩证形式,具有逻辑上的同构性;第二,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目的论结构;第三,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动力机制,但具体形式有所不同;第四,继承了黑格尔的共同体意识,两者不同的是,黑格尔的共同体是指伦理共同体,而马克思追求的共同体是人类层面的共同体;第五,继承了黑格尔的总体性的思维方式。

 黄其洪教授最后讲述了马克思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两者的不同方面主要在于客体、中介和条件等方面,黑格尔辩证法的主体在于绝对精神,马克思辩证法的主体是现实具体的人;黑格尔辩证法的客体是有限的、物化的环节,马克思辩证法的客体是社会总体中的构成要素,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黑格尔辩证法的中介就是概念,马克思辩证法的中介就是实践,实践贯穿一切;黑格尔辩证法的条件是英雄人物和哲学家,马克思辩证法的条件是不同历史阶段被压迫的阶级。接着黄教授阐明了马克思辩证法是如何超越黑格尔辩证法的。黑格尔没有回答客观精神的否定性是如何进行的,而马克思的广义辩证法解决了这个黑格尔辩证法无法回答的问题。马克思广义的辩证法和狭义的辩证法在对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定,尤其对资本主义的规定、特殊规律进行揭示时,正确回答了当时最为紧迫的问题,即人的物化、人的异化、阶级对立等现实的问题。最后,黄其洪教授总结了马克思辩证法在一些方面毫无疑问地超越了黑格尔辩证法,两者还存在着互补关系,都有其合理之处,要辩证地看待它们,对当今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在现场提问环节,黄其洪教授就师生们所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出了解答。在黄其洪教授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刘国胜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刘国胜教授认为,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黄其洪教授主要讲述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用广义和狭义对黑格尔辩证法和马克思辩证法作了非常系统和生动的概括;第二部分阐述了二者的不同,接着从五个方面讲述了马克思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最后着重讲述了马克思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黄教授对于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讲解与众不同,体现了黄教授高超的哲学水平与新颖的分析角度。最后,黄教授也再次对线上和线下的听众的参与表示感谢,并与中南民族大学马院师生分享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人才培养经验。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