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2年5月29日晚19点,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古典思想传统与欧美马克思主义发展学科建设团队主办的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学术沙龙第六期“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何以可能——基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讨”于马克思主义学院502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沙龙的主讲人是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陶林教授,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作为评论人出席并进行了精彩点评。张能副教授主持本次学术沙龙,蒋志红副教授、杜丹老师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和国家治理学院的部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陶林教授首先以萨特、卡尔·波普尔、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讨论入手,指出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形成了冲击,但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仍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蕴含了巨大的阐释力。接下来,陶林教授向我们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需要重建的缘由。第一,处于古典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所提出的两大预言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并没有实现,对于两大预言未实现的现实情况要做出有力解释。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洗了一次硫酸澡,变成了只见物不见人的教条理论,需要对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拨乱反正。最后,陶林教授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因此,也唯有重建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使之重新释放出自身的阐释力,顺应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发展的这一时代要求。

接着,黄其洪教授针对陶林教授的精彩汇报进行了点评。黄其洪教授认为陶林教授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马克思的思想是怎么进入到西方主流的哲学界和思想界的。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研究思想中的马克思、哲学中的马克思,还原马克思的本真精神。接着,黄其洪教授指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但是鉴别这一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推进、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偏离、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发展是我们研究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最后,黄其洪教授谈到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国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共有态度。第一,反对苏联教条主义的模式;第二,回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第三,回到西方流行的诸学派的思想现场。

在自由讨论环节,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博士生孙启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生程楚焜和哲学专业本科生都向陶林教授提出了问题,陶林教授都一一予以回应,并与同学们进行深入地交流。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参与本次学术沙龙收获颇丰。通过陶林教授的讲解和黄其洪教授的点评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启示我们要以尽可能宽广的学术视野,做尽可能精深的学术。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学术沙龙的精彩呈现!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