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我所成功举办2021年最后一期黑格尔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1-12-30 10:09:3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悉,2021年12月29日晚7点,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的黑格尔读书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502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黑格尔读书会是2021年度的最后一期,是在西南大学举办的第134期,也是该读书会成立以来的总第317期。我校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担任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专业的近三十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读书会。

 

此次读书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是黑格尔《自然哲学》(英文版)第270节附释第11自然段前半段。黄其洪教授首先带领大家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随后,在该段文字分析总结中,黄其洪教授指出,黑格尔通过对前面诸段文字的总结,清理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天体——一个是作为主体性和位置的绝对规定性的中心天体,另一个是面对着中心天体的客体性的天体。出于思辨逻辑的需要,在正题和反题之外还有合题,所以黑格尔设想一定还存在着第三种天体。这第三种天体是由第二种天体进一步的差异化发展而来的,潜在地包含着前两种天体的特性,即自我中心性和客体性。经过这一番思辨的推演,天体就由前面所说的两种发展为三种,即中心的天体、在自身中有中心但是相对绝对的中心而存在的天体以及在自身中没有中心、纯粹相对于相对的中心而存在的天体。

 


黄其洪教授还强调,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再次看到了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在天体运动中的运用。有趣的是,这种思辨的运动似乎与天体力学中的经验事实相一致。由于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后来恩格斯就认为: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一种自在的辩证法,这就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来源之一。

 


参与读书会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黄其洪教授在黑格尔读书会上对英文原著细致的翻译和讲解,带领大家走进了纯粹的思辨空间。尽管黑格尔晦涩的语言增加了我们对他的哲学作整体把握的难度,但是在黄其洪教授引领下,大家耐心琢磨每一句英文的译法、仔细玩味每一段文本背后的哲学意蕴,必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站在黑格尔这位哲学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在沉浸式的学习过程中,大家体会到了黑格尔哲学带给我们的一种慎思明辨的理性,也更加明白,只有准确把握一系列的概念的运动和发展才能做好今后的研究。

 


最后,本学期的最后一次黑格尔读书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期待新的一年,大家再次相聚在西南大学,共同“悦读”哲学大家黑格尔的经典著作——《自然哲学》。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