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日重庆市教委已经正式发布了获奖证书,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指导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16级硕士生王鸿宇同学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论F.拉吕埃勒对巴迪欧的批判》被评为2020年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该论文是国内第一篇研究拉吕埃勒哲学思想的硕士论文,对于推动国内的拉吕埃勒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作用。该论文也是国内第一篇从反面批判性地研究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硕士论文,因此,对于进一步挖掘巴迪欧的思想内蕴,丰富国内的巴迪欧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论F.拉吕埃勒对巴迪欧的批判》一文中,王鸿宇同学指出,拉吕埃勒因其“非哲学”理论而蜚声于国际哲学界。“非哲学”认为,哲学家们进行新的哲学思考总是受到由内在性和超越性分裂而形成的结构的制约,其结果是以“哲学决定”的方式误解了内在性和实在的本质,直接导致了对作为彻底内在性的实在的独断和遮蔽。在“非哲学”看来,巴迪欧仍然是一个哲学家,仍然局限在哲学的范围内讨论如何超越哲学的问题。拉吕埃勒立足于“非哲学”这一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对巴迪欧数学本体论存在着的极权主义、纯粹主义以及对哲学内在整体性的肢解这三个特征给予了批判。就巴迪欧数学本体论的极权主义特征而言,拉吕埃勒认为,巴迪欧使用数学为其哲学的客观性做论证,只是为了弥补其哲学上的犹豫不决和隐藏其背后的更加纯粹的哲学决定。就巴迪欧数学本体论的纯粹主义特征而言,拉吕埃勒认为,为了认识和把握不一致的纯多,巴迪欧完全诉诸于纯粹形式化的数学,结果又纯化了哲学的内在内容。就巴迪欧数学本体论对哲学内在整体性的肢解而言,拉吕埃勒认为,巴迪欧从哲学中分离出本体论,将之数学化,并把数学本体论确立为与哲学分离的元本体论是对哲学的整体性的肢解,哲学被剥夺了躯干和四肢,结果只剩下一个没有反思能力的头部。
拉吕埃勒不仅对巴迪欧的数学本体论给予了批判,而且从具体层面对巴迪欧“事件哲学”的事件理论、真理理论和主体理论也展开了批判。拉吕埃勒批判巴迪欧事件理论的偶然性和唯意志论,认为巴迪欧把人类革命性的因素完全寄托于偶然性的事件之上,所谓的政治解放更多地只能维持在意志的层面上;拉吕埃勒批判巴迪欧真理理论的独断性和非现实性,认为巴迪欧利用数学论证其哲学的真理性,其实质只是为了赋予自己的哲学以特权地位;拉吕埃勒批判巴迪欧主体理论的主体是被动地受事件激发而生成的被动主体,是陷入到只具有暂时身份的不幸境地的分散主体,在本质上是一种由数学-哲学家主观建构出的傀儡主体。
据悉,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自2014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生以来,到目前为止顺利毕业了四届共18名学生,第一届学生中杜丹同学、第三届学生中王鸿宇同学,第四届学生中吴敏同学(导师均为黄其洪教授)的论文分别在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被评为西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此次王鸿宇同学的论文荣获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是我们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指导的学位论文第一次获得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荣誉。18篇论文中有3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1篇论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这对于一个只创办了六年的专业来说,实属不易。我们既高度珍视已经取得的成绩,又热切期盼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将来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