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1年3月30日上午9点开始,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应邀到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00会议室作题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问题研究”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深圳大学张有奎副教授主持,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婷婷教授、和杰老师等深圳大学二十余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黄其洪教授结合第一手、二手、三手材料,结合自己的生存体验,生动、全面、深刻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聚焦的十五个问题,即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构问题、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问题、马克思的机器思想与人工智能的反思问题、马克思的正义观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问题、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生活美学建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问题、马克思的法权思想与资本主义法权批判问题、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革命主体的重构问题、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实践智慧的复兴问题、媒介资本主义与符号批判问题、空间生产与城市批判、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微观权力批判与身体理论、对新冠疫情在资本主义世界大流行的哲学反思。最后还简单介绍了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在推进的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

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讲解之后,黄教授讲座的主体部分结束。张有奎副教授对黄教授的讲座用了三个词来点评:一是“全”,认为黄教授的讲座基本上囊括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前沿,为同学们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现状提供了专业的指引;二是“新”,认为黄教授的讲座涉及的话题和材料都很新,对同学们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选题具有指导意义;三是“有趣”,他特别指出,黄教授的讲座中应用了很多有趣的案例,使艰涩的学理变得生动起来,很多案例非常有趣。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听到黄其洪教授的精彩讲座。

在张守奎副教授的点评之后,讲座进入到讨论环节。黄其洪教授回答了与会师生的四个问题,其中,关于如何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问题比较重要。黄教授指出,在当代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一种观点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仅仅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之间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和流派,这些人总体上还是坚持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资本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往前说,但是,70年代之后,在西方国家存在的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也放弃了总体的资本批判,就很难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了,这些人充其量只能叫做西方的左翼思潮。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70年代之后西方的部分左翼确实与70年代之前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依然在批判资本的逻辑,依然力图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新的道路,依然没有放弃革命的意愿,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可以被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把前一种叫做“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把后一种叫做“弱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不可否认,在当代学界还是有一部分人在主张“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但是,更多的中青年学者主张的是“弱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讲座结束之后,黄其洪教授还与部分听众做了简要的交流。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