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西南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沙龙黑格尔《自然哲学》精读第一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09-08 16:22:4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9月7日,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的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沙龙——黑格尔《自然哲学》精读第一期于晚上7点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13教室举行,孙道进教授、黄其洪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到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道进教授的部分研究生,黄其洪教授的部分研究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和新闻传媒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

      此次学术沙龙共有三位同学进行分段解读,每位同学发言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一位王鸿宇同学主要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46节附释第5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黑格尔认为,现代的物理学和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哲学都是对自然界的理论的考察,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考察自然界,因而也是一种思维着的考察。现代的物理学和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哲学还力图认识自然界里的普遍的东西,只不过对于物理学而言,这些普遍的东西表现为一些机械的规定,而对于自然哲学而言,这种普遍的东西表现为一些普遍的概念规定,甚至是精神规定。对于一般的物理学而言,往往会对自然进行条款分割式的研究,最终无法把自然当成一个有机体来看待,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哲学,却要打破这种条款分割,使自然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集合体,而呈现为一种有机体。但是黑格尔也进一步强调,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哲学虽然力图把自然把握成一种有机体,但是这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自在的有机体,它们所使用的概念并没有内在的必然性。”第二位余双双同学对246节附释第6段提出见解:“自然哲学与物理学是有联系的,物理学在自然哲学发展过程中为自然哲学提供了从经验中准备的材料,自然哲学吸取这些经验材料,将这些知性认识的普遍东西转换成概念,而物理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才要继续前进,这里的“前进”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第三位吴敏同学在讨论246节附释第六段中提出:“黑格尔在第三段主要讲了自然哲学和物理学的差别,他认为物理学研究事物时,有时过于细致而碎片化,因为其将事物分为各个部分来研究,再将其综合起来称为一个事物的规定,这样就达不到以自然哲学式的概念来规定事物时的内在统一性。而黑格尔又讲这种区别称为两种形而上学的区别,在看来,这里黑格尔指的是片面的、静止的形而上学与联系的、发展的形而上学的区别。”其他同学就这些见解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接着,孙道进教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三个部分的点评。首先高度评价了此次学术沙龙,认为这个传统应该传承下去,组织大家一起读经典。第二部分,孙老师指出读书要注重语境,从“辩证”、“客观”去理解黑格尔,从一般到个体、从大到小、从共性到个性去理解黑格尔。第三部分,孙老师对同学们的见解进行评论,顺便讲授了一些学习哲学、学习黑格尔的方法和建议。

       最后,黄其洪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展示了黑格尔哲学的整个体系的逻辑构成,然后介绍了国际和国内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特别是对黑格尔早期思想的研究、宗教思想的研究和法哲学讲演录与《法哲学原理》的比较研究等情况。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研究黑格尔的基本的方法论。在完成这种总结之后,他一句一句地解读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46节的相关部分,并一一回应了前面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参与学术沙龙的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从这次学术的交流与碰撞中对《自然哲学》有了很多新的理解与感悟,激发了很多新的思考,并期待第二期的精彩呈现。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星欣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