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的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沙龙——黑格尔《自然哲学》精读第二期于晚上7点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13教室举行。吴建国教授、黄其洪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到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道进教授的部分研究生,黄其洪教授的部分研究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材料与能源学部的部分本科生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
此次学术沙龙共有两位位同学进行分段解读,每位同学发言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一位吴敏同学主要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46节附释第7段后半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提出:“上一段中,黑格尔批评了知性的缺点,这段紧接着讲超越知性思维的两种方式,一是直观思维,一是概念思维。所谓直观,黑格尔这里指的是那种比较生动形象地来把握事物的整体性的思维。但是这种思维的缺点是,它是猜测性的,没有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必须在直观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概念思维。而概念思维对事物的整体性的把握之所以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因为概念不断自我规定。”第二位张薄同学对246节附释第8段提出见解:“这一段是黑格尔批判了上一段中的直观的思维方式之后,紧接着指明了哲学范畴也就是自然哲学的范畴的涵义:真正的无限是它自身和有限的统一。因为直观的思维方式下产生的只能是片面的、孤立的东西,而不是本段所说的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其他同学就这些见解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接着,吴建国教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三个部分的点评。首先评价了此次学术沙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高度评价了黄其洪教授的专业素养。第二部分,吴建国教授介绍了自己如何从“化学”开始跨学科到科技哲学。第三部分,吴建国教授回到理解黑格尔,理解黑格尔的“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外化”等一般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相关细节的理解。
最后,黄其洪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重点讨论了第八段文字中“素朴的精神”与通常所说的“素朴实在论”的区别、为什么黑格尔说谢林的推崇天才直觉的自然哲学是一条邪路、为什么黑格尔要说思辨概念是自己充实自己的普遍性、为什么黑格尔要说真正的无限是无限自身与有限环节的统一、为什么黑格尔要说思辨的概念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等问题。他一句一句地解读黑格尔《自然哲学》第246节的相关部分,并对246节附释第5段到第8段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梳理。
参与学术沙龙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这次学术的交流与碰撞中对《自然哲学》有了很多新的理解与感悟,激发了很多新的思考,也学会了阅读哲学经典的方法,训练了严谨的哲学思维方式,并期待第三期的精彩呈现。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星欣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