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非哲学”与“思辨实在论”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1-07 21:31:4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据悉,2025年1月5日,为纪念法国著名哲学家弗朗索瓦·拉吕埃勒(François Laruelle, 1937.8.22-2024.10.28),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大学古典思想传统与欧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科研团队承办的第一届“非哲学”与“思辨实在论”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黄其洪教授主持开幕式,哲学家、拉吕埃勒夫人安妮-弗朗索瓦丝·施密德(Anne-Françoise Schmid),拉吕埃勒手稿整理负责人西蒙·马丁(Simon Martin)博士,“非哲学家”西尔维亚·南比亚(Sylvia Nambiar)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聂世昌老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能副教授、蒋志红副教授、韩怀珠老师、王垚老师、袁雄老师及3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参与了会议,会议全程由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哲学系博士候选人樊文朔翻译。

在开幕式上,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黄其洪教授发表致辞。他首先指出,中国学界对拉吕埃勒的研究始于2015年,至今已有约10年时间,目前在重庆西南大学成立的“拉吕埃勒研究小组”共有16位成员,已正式发表研究拉吕埃勒的期刊论文13篇,发布研究拉吕埃勒的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8篇,国内至少已经有七八所高校的学者都在关注拉吕埃勒先生的“非哲学“思想,其中,与会的蓝江教授对拉吕埃勒先生的思想和思辨实在论都有研究,聂世昌老师在拉吕埃勒的非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由第二期向第三期转折的关键人物,拉吕埃勒终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倾向,重新回到了“总体性”的思维模式中,并且提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辩证法思想,即一种无限多元的、单边决定的、横向超越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思想和他的内在性原则相结合,对后来的思辨实在论运动起到了奠基作用,这为我们思考多元文化的交流、多元宗教的交流以及宗教与科技等方面的对话都起到了方法论的指引作用,为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接着,黄其洪教授对拉吕埃勒非哲学思想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他强调,拉吕埃勒一方面把现象学的思维方式拓展到了全人类的范围,使现象学与传统的本体论相结合;另一方面为多种哲学思潮的交流对话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从而为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提供了基础性的概念框架。今天的人类再次进入到一个轴心时代,需要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融合不同的思想资源来提供解决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新道路。最后,黄其洪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拉吕埃勒先生,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在一定范围内开启中国学界和欧洲学界的新一轮对话。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拉吕埃勒夫人安妮-弗朗索瓦丝·施密德女士与西蒙·马丁博士作了题为《弗朗索瓦·拉吕埃勒的哲学中的立场与连续性》的报告。首先,施密德女士对主办方专门召开一次会议纪念她的丈夫表示感谢,同时她指出,拉吕埃勒终其一生都在思考“什么是哲学本身”的问题。他受到马克思的影响,想要从哲学的角度出来,以一个外在的视角审视这一问题,因此拉吕埃勒与其他哲学家的区分就在于,他想要从哲学中出来,但又不批判哲学。拉吕埃勒主张一切哲学都是材料,因此,某种程度上,他认为美学是先于哲学的,尤其是音乐。施密德女士回顾了拉吕埃勒的成长历程,向我们展示了拉吕埃勒从一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教师、最后成为哲学家的过程,强调了音乐和美学对拉吕埃勒的重要性。马丁博士强调了科学对于拉吕埃勒的重要性,他指出,拉吕埃勒想要做关于哲学的理论,但是如果继续用哲学的方法来建立关于哲学的理论的话,建立起来的就是一个新的哲学,而不是哲学理论,因此拉吕埃勒借助了科学,如分形几何、量子力学等,实现了在不同的数学学科和科学理论之间的跨越。此外,马丁博士还认为,研究拉吕埃勒还需要看到其身上的被宗教所影响的色彩,拉吕埃勒希望提出可以拥抱所有哲学/文化的系统,但他的出发点是一个具体的教义背景,即新教教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拉吕埃勒对基督教的谈论,只是展现了一种从有限的教育背景向无限实体拓展的可能,并不是呼吁大家信仰宗教。

在施密德女士和马丁博士报告结束后,黄其洪教授向二位学者请教了三个问题:一是拉吕埃勒一生思考的唯一问题是什么?二是拉吕埃勒将自己的哲学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划分依据和标准是什么?三是拉吕埃勒思想与诺斯替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针对黄其洪教授提出的问题,马丁博士一一进行了解答。他表示,拉吕埃勒思考的唯一问题就是“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而他认为,与其将拉吕埃勒的写作分为五个时期,不如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更方便理解。其中,第一阶段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时期拉吕埃勒尝试同时进行不同的哲学计划,通过对海德格尔、尼采、德勒兹、德里达的哲学进行研究并加以修改和调整,以使他们的哲学能够进行得更远;第二阶段直到2002年,拉吕埃勒较为系统地提出了非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公理,将非哲学与哲学区别开来,在这一阶段的后期,拉吕埃勒意识到了非哲学与哲学之间的撕裂和分离,因此他希望通过非哲学去重新建立哲学;因此就有了第三阶段,在2002年之后,拉吕埃勒通过量子力学、克隆、几何分形等方式来重新思考哲学。最后,马丁博士指出,不同于其他思想家将诺斯替主义视为一种虚无主义,拉吕埃勒认为诺斯替主义与非哲学非常接近,但区别在于诺斯替主义依然是深受神秘主义影响的,它想要表征人与自然的分离,但非哲学强调元一不可被表征,元一与人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在解答完黄其洪教授的问题后,马丁博士也向黄其洪教授提出了问题,即他想知道,对拉吕埃勒感兴趣的中国学者,是否也会在研究中国的思想传统和历史的过程中找到与拉吕埃勒相近的思想资源。对此,黄其洪教授表示,在中国存在着很多能与拉吕埃勒进行对话的思想传统,其中包括孔子的“民胞物与”、庄子的“齐物论”以及宋明理学讲的“月映万川”等思想,都与拉吕埃勒的思想有某种亲缘关系,这也是他在研究拉吕埃勒思想时,能够明显感受到某种理论上的亲切感的原因。

西尔维亚·南比亚教授发表了题为《皮囊之下:“非性”的亲密结构及其对女性主义的影响》的报告。她认为,首先,不同于从冲突性进行思考的哲学家,拉吕埃勒是从结合性进行思考的,他是关于爱的思想家,但他并非将爱作为一种对象,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这也是为什么在非哲学之中“性别”一词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不同的立场和差异性的原因。具体而言,她认为,性别差异或性别的区分(即一种对立性的立场,诸如男性和女性)的方法可以被普遍地运用于哲学之中,用来解释所有的差异性,包括本体逻辑差异(存在/实体、存在/虚无等)、人类逻辑差异(灵魂/肉体、主体/客体、自然/社会、个人/社会等)和自我-外在逻辑差异(我/他)等。南比亚教授认为,只要我们广泛地定义性别的意义,以一种“非性”的眼光看待“性”,那么无论哪种哲学的对立/对偶都可以被性别化。最后,南比亚教授指出,她从拉吕埃勒的“非标准哲学”概念出发引申出的“非标准性别”概念,实际上代表了她对未来女性主义的一种期望,即女性主义运动应该是一种涵盖哲学、文化、常识以及艺术、科学、伦理等领域的多元性和统一性的运动。


上海大学文学院聂世昌老师对拉吕埃勒的“非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首先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谈起,指出拉吕埃勒同一性理论将哲学视为科学的欲望对象,哲学为了实现成为关于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科学的渴望,象征性地用科学的形式、目的来妆点自身,但结果却是哲学从未严肃思考科学,也并未真正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非哲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科学而非哲学的立场上来理解科学,为此拉吕埃勒的态度是回到科学本身,因此,科学不仅在总体上使非哲学区别于标准哲学,也是我们得以从非哲学思考艺术的出发点。接着,聂世昌老师指出,拉吕埃勒实现了对于艺术理论的技术化改造,非美学一方面拒绝了哲学对于艺术的冲突性,将生产中艺术的参数进行了加权;另一方面非美学引入科学模型,并试图在科学模型的制约下对艺术和哲学进行共轭化的处理,这样的结果就是随着矩阵、量子力学、分形几何等的引入,非美学挑战了哲学。因此可以说,非美学是一种在艺术和哲学上规定的但无法被还原为艺术或哲学的形式,即拉吕埃勒所说的“艺术虚构”,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艺术理论的艺术虚构虽然需要借助语言符号/文学来表达自身,但其并不是要素的随意混合,而是多个要素的叠加。

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在《数字时代的新唯物主义》报告中指出,关于观念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对称关系,历史上的哲学对此有着不同的回答,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哲学分为有限哲学和无限哲学,其中又可以细分为承认对称性和不承认对称性的哲学,其中不对称的有限哲学构成朴素唯物主义,对称的有限哲学构成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而对称的无限哲学即德国观念论,不对称的无限哲学则是新唯物主义。可以肯定的是,思辨实在论、新唯物主义,包括拉吕埃勒都认为,不存在一个终极理由或绝对观念来统合和包含整个世界,即观念和现实之间是不对称的。蓝江教授认为,根据新唯物主义的观点,物的存在不是唯一的,它有着不同的表象和关联方式,这意味着在不同的数字界面上,物可以呈现出来不同样态,即物具有无限的局部表象;此外,不同的界面(或生态)之间不存在完全的一一映射关系,在生态1上呈现的物,不一定在生态2上呈现出来,而现实中的生态只是诸多生态的一种;最后,物的存在不再需要以我们是否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感知得到为标准,而物在某一生态之外的呈现,只能通过不同的生态-世界之间的切换来获得。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张能副教授主持并简要介绍了袁雄博士后及博士生李作纯的发言。

西南大学袁雄博士后在报告《论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伦理学应用”》中指出,拉吕埃勒的“非哲学”不仅是一种立足于实在-元一的彻底内在性来取消哲学独断的理论实践,更是一门研究如何实现人的解放的科学,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拉吕埃勒在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批判和对尼采的权力理论的继承中表现出了对人的政治伦理维度的关注;二是拉吕埃勒将在理论哲学中所缺失的人的感性方面(如力比多)和差异性的东西置于“非哲学”的视域中;三是拉吕埃勒将伦理学中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置于“非哲学”的视域中,由此实现了非哲学的伦理学应用。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作纯在报告《论拉吕埃勒辩证法思想的三大原则》中指出,从理论原则来看,拉吕埃勒的辩证法是一种单边决定的多元辩证法,与传统的双边决定的三元辩证法迥然不同,这种单边决定的多元辩证法具有三大基本原则:其一,拉吕埃勒的辩证法强调克服一切超验的使用,使概念回到实体的内在性之中,强调一种内在统一性的原则;其二,拉吕埃勒承袭阿多诺的“星丛”概念和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理论,强调辩证法内在的元素是多元的而非三元的,因而他提出一种多元对立原则;其三,拉吕埃勒强调只有“实在”可以决定辩证法的多元元素,而不是像传统辩证法那样是一种相互决定的关系,这体现出一种单边决定的原则。这三大原则相互支撑,共同展示出拉吕埃勒辩证法思想的与众不同。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蒋志红副教授主持并简要介绍了博士生孙启鸣和杨永赞的发言。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启鸣在发言中对拉吕埃勒非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理论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与传统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中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的二元对立的阐释模式不同,拉吕埃勒以非哲学为基础,引入了非马克思主义,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科学与哲学之间、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模式之间以及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三重维度的理论统一,建立起了非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理论。具体而言,拉吕埃勒强调,科学和哲学的统一性是第一位的,但非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强调科学和哲学的统一,还要强调科学、哲学和其他知识门类的毫无等级制的横向统一,要把现有的各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模式统一起来,打破单一的独断和摇摆不定,实现对各种理论的平等对待。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永赞在题为《论莫顿的“超客体”概念》的报告中指出,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是客体导向本体论运动的成员,他将客体导向本体论(Object-Oriented Ontology,OOO)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一种客体导向的生态思想(Object-Oriented Ecology,OOE)。其中,“超客体”(Hyperobjects)概念是莫顿客体导向的生态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具有三层涵义:第一,“超客体”是相对于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大量分布的事物;第二,“超客体”是其他客体的集合、系统或聚集;第三,“超客体”是一切客体。值得注意的是,超客体具有黏性(Viscosity)、非定域性(Nonlocality)、时间波动性(Temporalundulation)、相位性(Phasing)和客体间性(Interobjectivity)等5个特性。总的来说,莫顿的超客体概念挑战了传统的物质观,深化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充分展示了生态危机下重塑生态伦理观、重构人类身份认同以及革新文化范式的诉求。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怀珠老师主持并简要介绍了硕士研究生郭悦同学的发言。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郭悦在发言中讨论了梅亚苏对“物”的理解。她指出,作为思辨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梅亚苏对“物”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要想了解梅亚苏的“物”概念指的是什么?就要先了解它不是什么?她强调,梅亚苏的“物”,是非形而上学的“物”,并且与一切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相区别,是一种绝对的偶然性,因此思辨唯物主义的“物”必须加上双引号,因为“绝对的偶然性”并不是实体的物,而是所有的物所显示出的绝对的属性。梅亚苏的思辨唯物主义在理论上打破了自康德以来的哲学上的相关主义困境,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梅亚苏的“物”概念并没有触碰到现实,也没有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存在中理解物的形式,因此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10C172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垚博士后主持并简要介绍了硕士研究生张倩同学的发言。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倩在发言中对拉吕埃勒“非哲学”思想的后人类倾向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她指出,后人类主义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思潮,积极探索着人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自身的存在以及如何处理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拉吕埃勒的“非哲学”思想同样蕴含着后人类的维度,这主要体现在他通过改造传统生态学来重新思考人的形象以及人与其他存在者的关系。对于拉吕埃勒来说,生态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有关生命的知识科学,二是一种关于人与其他生命的生活方式的论述,这是其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展现。为了摆脱生态学中的暴力行为和殖民主义倾向,拉吕埃勒指出要“在一般的生态学框架内来定义人和其他生命”,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我们关于生态学的概念”。

在十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结束后,黄其洪教授在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首先感谢施密德夫人、西蒙·马丁博士和西尔维亚教授的鼎力支持,由于外方学者的加入,为我们国内研究拉吕埃勒和思辨实在论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和前沿观点。今后,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还将邀请更多的国际学者参与“非哲学”与“思辨实在论”的国际研讨会。接着,他感谢了蓝江教授和聂世昌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此次会议,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国内学者加入到“非哲学”和“思辨实在论”的研究与讨论中,共同推进对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对形而上学的重建。最后,黄其洪教授对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哲学系博士候选人樊文朔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有了樊文朔的准确、流畅的翻译,才确保了此次会议的顺利进行,全场听众对樊文朔的优秀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会议在全场专家、学者与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