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上午9点,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3级博士生预开题报告会在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1楼会议室举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023级李海梅、罗星欣、热安娜三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正式开题报告会。此次开题报告会的组长是崔延强教授,报告会专家组成员有陶林教授、黄其洪教授、张能教授和蒋志红副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博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10余人参与观摩了此次开题报告会。

李海梅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沃勒斯坦自由主义批判理论研究》。在汇报过程中,李海梅同学主要围绕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思路、研究难点展开汇报,强调论文旨在揭示沃勒斯坦对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批判,并探讨其针对自由主义内在矛盾及体系性危机提出的解决路径。在专家点评环节,崔延强教授肯定了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但强调题目中存在歧义,应聚焦沃勒斯坦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路径。陶林教授强调文献引证的严谨性问题,建议对文献引证进行系统校准。张能教授认为,部分章节存在逻辑展开不连贯的问题,应强化核心文献的深度解读。蒋志红副教授认为,需要明确沃勒斯坦批判自由主义所基于的立场和维度。黄其洪教授从论文整体框架提出系统性建议,强调提纲逻辑不够清晰,论文的框架应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措辞要精准清晰,同时突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结语中要紧紧扣住沃勒斯坦的理论本身进行反思。

罗星欣同学汇报的博士论文选题为《努斯鲍姆世界主义理论研究》,在汇报的过程中,她从解决问题、主要环节、存在困难、研究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汇报,指出论文聚焦于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三重伦理困境,并对努斯鲍姆的世界主义理论展开系统研究。在自我陈述环节结束后,与会专家对罗星欣的汇报进行点评。崔延强教授肯定了选题与人物的新颖性和学术意义,建议在探讨理论提出过程中加入努斯鲍姆对古典学的阐述。陶林教授建议在全球化语境中厘清概念边界,增强努斯鲍姆世界主义理论与其他世界主义理论的区别张能教授认为,需要核实论文中个人、国家和自然三个维度能否涵盖努斯鲍姆世界主义理论的全部内容。蒋志红副教授认为,在阐述努斯鲍姆理论生成脉络时应体现其理论诉求。黄其洪教授从学术规范角度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强调在引用英文期刊论文时,论文名称需加双引号,期刊名称采用斜体格式。
热安娜·波拉提由于是在国外访学,在线上参加了此次预开题报告会,她汇报的博士论文选题是《卡斯特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她主要围绕研究思路、处理问题和研究中重点难点进行了汇报,强调论文力图阐明卡斯特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对数字时代意识形态的分析,说明国家主体、媒体主体以及个人主体对网络意识形态建构的影响。在专家点评环节,崔延强教授建议论文写作时应更加聚焦。陶林教授指出部分论文标题表述不流畅,同时需对全文进行规范性校勘,避免错别字以及标点误用的问题。张能教授肯定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但指出提纲思路未能表现出卡斯特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理论特色。蒋志红副教授建议对论文部分标题进行修改,避免标题中术语混乱的问题,保持标题中术语使用的一致性。黄其洪教授强调了参考文献丰富和格式规范的重要性,建议进一步增加中文参考文献数量,同时仔细校对中英文文献引用格式。

最后,经专家组闭门商讨,一致通过了三位博士研究生的预开题报告。专家们充分肯定各位同学的前期工作以及论文选题,同时建议各位同学重点刻画论文研究人物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理论特质,并按照学校的规定和进度完成论文的相关工作。本次预开题是对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一次严格把关和集中指导,希望三位同学认真吸收导师建议,在导师的指导下反复打磨选题和研究框架。期待三位同学通过深入钻研与持续探索,最终完成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性的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