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7月9日,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博士论文预答辩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10会议室举行。我所黄其洪教授指导的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卢丽娟参加了此次预答辩。此次预答辩会的主席是重庆邮电大学代金平教授,其他专家组成员有陈跃教授、胡刘教授、何玲玲教授和黄其洪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共计30余人观摩了此次预答辩。
上午8点,答辩专家组就预答辩的相关事宜作出具体安排后,预答辩正式开始。卢丽娟同学就其博士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做出汇报。她着重从选题缘由、研究内容、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点、论文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随后,答辩专家组就卢丽娟同学的博士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就论文中相关内容的论证做出了全面细致的指导。答辩组的专家们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学界就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展开了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在此情形下,要想找到一个新的方向或新的切入点去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的确是比较困难的。而政治哲学视域下去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这一选题的挑战性就非常大,要想做出点新意来更是不容易。答辩专家们指出,论文目前达到的状态较为优秀,但是,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还存在一些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论文后期的修改和完善需进一步说清楚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其他政治哲学的本质区别,需着重回答好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需讲明白缘何在政治哲学视域下去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需更为深入地思考“资本所引起的交往的变革”,尤其需要更进一步地凸显出政治哲学视域与“交往”的关系,等等。
最后,经专家组闭门商讨,一致通过了卢丽娟同学的预答辩。
据悉,答辩组的专家们对卢丽娟同学的前期准备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从该同学所提交的26余万字的论文初稿来看,该同学态度非常认真,前期下了很大功夫,付出了很多努力。论文的前期成果丰硕,为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卢丽娟同学的预答辩能顺利通过,离不开黄其洪教授的辛勤付出和精心指导。卢丽娟同学是黄其洪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该生顺利通过预答辩,反映出了黄其洪教授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我们把专家组的评价和肯定,既看作是一种鼓励,更看作是一种鞭策。希望卢丽娟同学珍惜这份成绩,认真修改论文,在后续的环节中一切顺利,争取在正式答辩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