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广编审做客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8-06-04 18:21:3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18年6月1日下午三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主任王广受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邀请做客西南大学,在绩镛楼501会议室带来了一场题为“马克思的正义观初探——略及艾伦•伍德与胡萨米的争论”的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部分老师参与了本场讲座。

王广主任将这次学术讲座共分为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此前研究回顾和当前研究体会两大部分。首先,王广主任抛出了自己多年做学问的根本立足点,并借用杨绛先生的名言“烦恼太多是因为读书太少”来激励在场同学做学问一定要戒骄戒躁、打好基础。紧接着,王主任对他此前研究的进行了回顾。他从马克思早期的理论转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正义问题的三大批判(蒲鲁东—拉萨尔—杜林)以及对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结构归纳这一基本研究结构出发,以马克思对蒲鲁东正义观的批判为例,得出了马克思的正义观分为批判性的和建构性的结论。然后,王主任介绍了他当前研究的体会。他首先从三个层面来对马克思所使用的正义范畴进行文本清厘,分别为:日常社会交往层面:不偏不倚的“简单的道德”;无产阶级利益层面:革命义愤;经济科学研究层面:“社会燃素”与“征兆”。认为马克思第二个层面和第三个层面上对正义问题的谈论,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规范维度和科学维度。然后简要的讲述了艾伦·伍德和胡萨米的正义观点,认为伍德和胡萨米分别强调了马克思在正义问题上的科学维度和规范维度,而忽视了对方据以立论的规范维度和科学维度,因而各执一端,争执不下。最后,王主任表明构建马克思正义理论,应该全面研读马克思的文本,不能以偏概全,应该非常谨慎,不能盲目追随。同时他也简单介绍了自己正在尝试的几个论域。

在交流及评价环节,王主任认真听取同学们的问题并给了细致的回答。作为点评嘉宾,黄其洪教授首先感谢王主任给我们带来这场精神的大餐,指出王广老师的讲座给同学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做学位要踏实,要言必有据,要多在经典文本上下功夫,同时也要有学者的自我主体意识,不能人云亦云,所有的学问要自己去体贴,所有的观点要自己去推导,也要自己为自己的观点负责。最后,报告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联系我们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其洪 023-68367830 huangqihong_79@126.com 研究所秘书 王鸿宇 023-68367899 xndxxms2017@126.com 西南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版权所有